数字经济下税收的发展
张艳玲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近年来,数字经济以其创新性和高成长性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电子商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然而,数字经济的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对传统税收体系的课税原则、征管模式形成巨大冲击,引发税基侵蚀、税收流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下税收的发展路径,推动税收制度创新与征管技术升级,对保障财政收入、维护税收公平、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经济下税收发展的意义
数字经济正以蓬勃之势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税收发展与之适配意义深远。从经济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具有交易虚拟化、数据流动无界化等特点,传统税收体系难以精准覆盖其复杂业态,税收流失风险加剧。推动税收发展,能够完善税收征管机制,精准识别和追踪数字交易,堵塞税收漏洞,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充足的财政资金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进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数字经济下平台垄断、避税手段隐蔽化等问题突出。健全税收制度能对数字企业进行有效约束,确保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数字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税收环境下竞争,防止头部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数据壁垒逃避税收责任,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公平的税收规则可助力构建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活力,提升数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从国际视角而言,数字经济打破了地域限制,跨国数字交易频繁。统一、合理的税收发展策略有助于解决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避免因税收规则差异引发的恶性税收竞争,维护全球税收秩序。各国在数字经济税收领域加强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应对跨国数字企业的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问题,保障各国税收权益,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
2. 数字经济对税收的挑战
数字经济的虚拟化、跨界性等特征,使传统税收原则遭遇根本性挑战。在税收公平原则方面,数字企业通过复杂的架构设计,将利润集中于低税地区,造成不同企业间税负不均,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以跨国数字平台企业为例,利用无形资产所有权和数据价值转移等手段,规避在业务发生地纳税,使实体企业与数字企业承担不同税收负担。在税收效率原则上,数字经济交易的瞬时性、隐蔽性,导致税务机关难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税基和纳税人,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与时间成本,降低了征管效率。同时,传统的属地与属人原则在界定数字经济纳税主体和征税范围时也陷入困境,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无边界交易的特性,动摇了税收制度的根基。
2.2 税收征管难题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税收征管带来诸多现实困境。交易数据难以追踪和核实是首要难题,数字交易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且部分企业采用加密技术隐藏交易信息,税务机关缺乏有效手段获取完整、真实的交易记录,难以准确计税。其次,常设机构概念失效,传统基于物理场所界定的常设机构,在数字经济通过服务器、云端提供服务的模式下难以适用,无法明确纳税地点。此外,数字经济下跨境交易频繁,各国税收政策和征管标准差异大,国际税收协调困难,易出现双重征税或税收真空问题。而且,数字经济创新速度快,新业务模式如直播带货、共享经济等不断涌现,现有税收征管体系更新滞后,难以快速适配新兴业态的征管需求,导致税收征管漏洞频发[2]。
3. 数字经济下税收的发展趋势
3.1 税收政策的调整
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税收政策正经历系统性调整。一方面,国际税收规则加速重构,各国积极探索新的征税权分配机制,如全球最低企业税方案的推出,旨在防止跨国数字企业利用税率差异转移利润,确保各国公平分享税收权益。另一方面,国内税收政策不断细化,针对数字经济新业态制定专门税收政策,明确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填补政策空白。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向数字经济创新领域倾斜,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增值税等支持,既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又通过政策引导优化税收结构,实现税收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平衡。
3.2 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转型
税收征管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税务机关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税务征管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企业经营、交易、资金流等多维度数据,精准识别税收风险,实现对数字交易的全流程监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发票管理,确保交易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有效解决数字交易信息核实难题。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实现税务咨询、申报审核的自动化,提升征管效率。此外,各国还积极推进税收征管的国际数字化合作,通过建立跨境税收信息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协同应对数字经济下的跨境税收征管难题,推动税收征管向智能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4. 数字经济下税收发展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税收制度
应革新传统税收要素界定规则,明确数字经济下纳税主体、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等关键要素,针对虚拟商品交易、数据服务等新型业务制定专门税收条款,消除制度空白。其次,优化税率结构,根据数字经济行业特性设置差异化税率,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数字产业给予适当优惠,激发创新活力;对头部数字平台企业加强税收监管,防止其利用垄断地位避税。此外,建立动态税收制度调整机制,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定期评估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条款,确保税收制度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实现税收公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
4.2 加强税收征管能力建设
税务部门需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税务平台,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数字交易全流程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资金流向、用户行为等进行深度分析,精准识别税收风险;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可信交易平台,保障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解决数字经济交易隐蔽性难题。同时,加强税务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其对数字经济商业模式的理解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打造一支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数字技术的专业化征管队伍,切实提升税收征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4.3 推进国际税收合作
推进国际税收合作是应对数字经济跨境税收挑战的必然选择。各国应加强在税收规则制定上的协调,共同参与国际税收新规则的构建,解决数字经济下征税权分配、利润归属等争议问题,推动建立统一的国际税收标准。同时,深化跨境税收信息共享机制,搭建国际税收信息交换平台,打破国家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对跨国数字企业经营数据、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协同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此外,建立国际税收争议解决机制,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高效处理数字经济跨境税收纠纷,维护各国税收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国际税收环境,为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结语
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税收制度与征管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唯有以创新为驱动,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税收治理,完善国际国内税收规则体系,强化跨区域协同监管,才能有效破解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难题。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税收权益,更能为数字经济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实现税收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促。
参考文献
[1] 王宝顺 , 蔡颖源 . 论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道德 [J]. 税收经济研究 ,2025,30(02):1-12.
[2] 许晖 . 数字税收研究的核心议题 [J]. 经济研究参考 ,2025,(03):26-40.
[3] 王 颖 . 数 字 经 济 发 展 对 地 方 税 收 收 入 的 影 响 研 究 [J]. 财 经界 ,2025,(0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