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及控制
代裕亮
42010719800614291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监理工作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建筑工程监理作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监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如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将直接威胁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对于提高监理工作水平、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监理风险概述
1. 风险定义与分类
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是指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内,某种损失或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在建筑工程监理中,风险则特指影响监理工作正常进行、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控制等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建筑工程监理风险主要可划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及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源于设计缺陷、施工工艺不当及材料质量问题,可能损害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风险则涉及监理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如人员能力不足、制度不健全等,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合同风险因合同条款不明或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而引发法律纠纷;环境风险则涵盖自然及社会环境变化,增加监理工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2. 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的特点
建筑工程监理风险具有客观性与不可预测性,其存在不受主观意志控制,且因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难以提前准确预测,加大了管理难度。同时,这些风险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涉及多个方面和层次,各因素相互关联、影响,形成复杂系统,且贯穿于项目整个周期。此外,监理风险还具有潜在性与多样性,初期不明显,随工程推进逐渐显现,且种类繁多,包括内部、外部、可量化和难以量化的风险,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三、建筑工程监理风险识别
1. 风险识别的原则与方法
风险识别在建筑工程中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个别性以及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要求识别过程覆盖项目全过程、全领域,确保无遗漏。系统性强调将建筑工程视为整体系统,从各子系统和环节入手进行识别。动态性指出随着工程进展,新风险可能不断出现,需持续识别。个别性则要求考虑每个项目的独特特点和背景。最后,风险识别需结合客观事实数据与专家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确保全面且准确。
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潜在风险;头脑风暴法,通过组织团队成员集体讨论,激发创新思维全面挖掘风险点;德尔菲法,通过多轮匿名问卷调查逐步收敛专家意见达成共识;SWOT 分析,全面分析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识别潜在风险;以及初始清单法,根据历史经验和类似项目资料列出风险清单,并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筛选和补充。
2. 具体风险识别
在工程项目中,识别发包方风险包括资金不到位、变更设计频繁和合同条款不明确,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同时,承包方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施工能力不足、不遵守合同和安全管理不到位,这些都可能对项目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双方需加强沟通与合作,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难以胜任监理工作;同时,监理公司管理体系不完善,对监理人员监督不力,导致管理不到位,监理工作失职;此外,监理人员与发包方或承包方存在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影响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建筑工程监理风险评估
1. 评估原则与流程
评估原则强调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采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无误且及时反映项目最新状态。评估流程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阶段,通过全面识别、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2. 风险评估方法
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和蒙特卡洛模拟。风险矩阵法通过划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级,并构建矩阵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策略,直观易懂,便于操作。蒙特卡洛模拟则利用概率统计理论,通过随机抽样和模拟实验来评估风险的不确定性,适用于评估复杂系统中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定性评估方法则包括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并计算反映风险重要性的次序权值,适用于评估多层次、多因素的风险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则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评估对象进行模糊处理,解决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适用于评估难以精确量化的风险因素。
3. 风险评估实例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3.1 风险识别:通过查阅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现场勘察等资料,识别出该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
3.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设计不合理或频繁变更、施工队伍技术实力不足或管理不善、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施工工艺不规范,以及安全管理不到位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可能分别引发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进而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降低工程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3.3 风险评价: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价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设计风险属于中等风险,因其发生可能性高但影响程度可控;施工风险则因其高发生可能性和高影响程度而被归类为高风险;质量风险尽管发生可能性较低,但其潜在影响重大,同样被评定为高风险;安全风险作为项目必须严格控制的领域,其高发生可能性与极高影响程度使其成为极高风险。基于这些评价,我们将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以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建筑工程监理风险应对策略
1. 风险规避
在项目启动前,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技术评估和法律审查等手段,识别并评估潜在的高风险项目或活动。对于风险过高、难以控制或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项目,应果断放弃或避免参与,以减少损失。在项目前期,加强对项目背景、市场环境、技术条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降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 风险减轻
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制定具体的风险减轻措施。例如,对于技术风险,可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等;对于管理风险,可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加强沟通协调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轻风险造成的损失。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责任、流程和方法。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 风险转移
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权责,特别是风险分担条款。设计合理合同,转移部分风险至对方。要求承包商承担施工质量和进度风险。为项目投保相应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等,转移风险至保险公司。风险事件发生时,从保险公司获赔。与合作伙伴协商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合理分配风险责任和义务,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对于确保工程顺利、保障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策略,可降低风险影响,提升项目效益。本文详述了风险定义、分类、特点及应对策略,强调了风险控制与监督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风险管理需持续调整优化,鼓励监理人员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寇长军 . 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0,(13):26.
[2] 熊军 . 简述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及控制 [J]. 居业 ,2020,(10):171-172.
[3] 孙成 . 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及控制 [J]. 建筑结构 ,2022,52(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