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人,融通五育
谢德彪
高邮市临泽镇临泽实验小学 225600
引言: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然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五育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它着重强调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且协调地发展,旨在培育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多变需求的新一代人才,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远不止于增强学生体质,它更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纽带与重要环节,跨学科教学这一创新方式,将体育与其他学科巧妙有机结合,能够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课堂不再单调乏味,这种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上,主要以教师示范动作为主,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缺乏互动与创新,这种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不理想,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趣味性、挑战性和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期待,所以亟需引入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多媒体辅助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缺乏跨学科融合
小学体育教学大多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较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未能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综合育人方面的潜力,比如在语文课中学习运动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在数学课中计算比赛得分,在科学课中了解人体结构与运动的关系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补充,由于缺乏跨学科整合,学生难以将体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建立联系,限制了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科间的联动与融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训练内容,忽视了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虽然便于组织管理,却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则“跟不上”,长期下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所以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设计分层教学任务和差异化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二、小学体育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与自然科学融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物理和生物学科内容有机融入,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以物理知识为例,许多体育运动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力学原理,如投掷项目中的抛物线轨迹、跑步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等,教师可以在教授投掷实心球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投掷角度对距离的影响,并结合物理学中的力的作用方向、初速度等因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背后的科学道理,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与此同时生物学知识的引入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锻炼的意识,比如在讲解跳远或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介绍骨骼、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热身和拉伸的重要性,解释其生理机制。
(二)与人文科学融合
将艺术元素有机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美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挑选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动作练习,感受运动与节奏的和谐统一,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在武术教学中,播放精彩的武术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武术动作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之美,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此外结合语文知识开展体育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讲述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乔丹、科比等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和奋斗精神,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坚持不懈、团队协作和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三)与社会科学融合
体育教学绝非局限于体能强化与技术雕琢,更是品德塑造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阵地,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入体育活动,犹如为学生点亮一盏明灯,助力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体育比赛的激烈角逐中,公平竞争原则是基石,教师应着重强调这一点,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这是对规则的敬畏,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当学生尊重对手和裁判时,他们学会的是换位思考与包容理解,规则意识与社会公德便在这点滴中悄然扎根,小组活动则是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滋生的沃土,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协作、携手共进,共同攻克任务难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谛,团队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油生,劳动教育与体育教学同样相辅相成,教师组织校园绿化、卫生打扫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挥洒汗水间锻炼身体,在除草、浇水、清扫的过程中,学生习得基本劳动技能,更真切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每一片被清扫干净的角落、每一株茁壮成长的绿植,都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责任感也在心中生根发芽。
结论
“以体育人,融通五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跨学科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将体育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跨学科素养有待提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学体育与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强 . 以体育人 , 以体育心 , 以体育德——融五育于体育教学策略之探究 [J]. 体育教学 , 2023, 43(S01):216-216.
[2] 陈贻坚 . 以体育人 , 以体育心 , 以体育德——核心素养视角下融五育于体育教学策略之探究 [J]. 中学课程资源 , 2021, 017(008):67-69.
[3] 袁继辉 .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与探究 [J]. 天津教育 ,2024(28):84-86.
[4] 王刚 .”五育”并举 , 让小学体育课堂展现精彩 [J]. 学园 , 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