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非道路车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

作者

王依菲雪 闫辰

杭州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11402

引言:

随着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非道路车辆在工程机械、农业、物流、观光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道路车辆在不同的场景中作业,且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例如,在一些作业的场景中,可能会有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形等,而且大多数的动态作业场景对精度定位和目前识别有着很好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也在快速发展,所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慢慢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对不同类型传感器数据融合,可以有效的去提高非道路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作业效率。所以,本文深入研究了非道路车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现状以及应用和作用,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推动了非道路车辆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本文分析了非道路车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技术现状,讨论它在实际应用的价值。

一、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一)技术发展历程

近年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非道路车辆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有效的提高了非道路车辆的智能化,但是,目前非道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仍然处在发展的阶段,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在研究如何提高传感器的精度,或者降低数据融合的复杂性,增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等,但是,现有的技术还有一些不足,以及融合算法对计算资源也有着高需求,这些问题仍然还需要去攻克,从而限制了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一是不同传感器由于其特性差异较大,比如激光雷达在一些复杂环境中精度很高,在室内、隧道内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户外、雨天、雾天或者严重遮挡的环境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加上价格昂贵。其次就是摄像机虽然能够采集大量信息,但是往往会产生盲区,也就无法保证传感器之间信息的同步。除此之外,融合算法的计算量非常大,并且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在非道路车辆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还有信息并不是随时都在的状态下都可以达到最优值的融合。对于机械车辆来说,经常会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室外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上工作,所以对数据融合的要求会更高。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地去探索。

(三)现有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约

在非道路车辆领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目前还有一套系统的行业标准与规范,目前,虽然有一些国际标准和行业指南对传感器性能和数据格式提出了要求,即便如此这些数据都是针对单个传感器。这种标准缺失,可能导致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传感器数据整合系统存在兼容差,导致系统整合难度过成本过高,因此目前对多传感器尚未统一要求,加上缺乏统一的检验、考核标准,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应用。要推动非道路车辆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至关重要。

(四)非道路车辆行业面临的挑战

非道路车辆行业在智能化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例如,工程机械车辆常在复杂地形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作用,农业机械车辆需要在不同季节和土壤条件下作业。这就对车辆的智能化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人们对作业效率的要求不断增高,现有的技术并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且,技术的成本也非常高,高性能传感器和复杂的数据融合系统价格还是非常昂贵,未来,要在技术得到保证的同时简体成本,是非道路车辆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技术应用与作用

(一)技术实现

满足非道路车辆的需求就要克服现有的技术局限性,要重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非道路车辆中的应用。所以,要在技术实现方面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传感器组合,例如,可以在农业机械车辆中,GPS 定位系统与摄像头的结合可以实现精准作业。同时系统架构的设计也需要考虑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架构的优缺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里选择合适的架构。例如,可以在工程机械车辆中使用激光雷达与摄像头的组合,激光雷达能够提供精确的距离信息,再结合摄像头丰富的视觉信息,通过融合这两种传感器的数据,就可以实现对复杂环境的精确感知。

(二)技术应用的实际作用

多传感技术的应用对于非道路车辆来说非常重要,有了它就可以实现实时了解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而让设备或者操作人员自动寻径行驶,在提高车辆的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杜绝不必要的二次作业现象的发生。比如,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利用精准农业系统将高精度卫星定位数据以及视觉传感器得到的数据融合在一起,实现厘米级的精准作业控制,这样就会使耕作面得到大大增加,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耗费。例如,在旅游景区观光车辆中,可以将红外传感器与摄像头结合,红外传感器能后在夜间检测热源,搭配摄像头视觉识别,就可以提高非道路车辆在夜间作业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而应用于非道路中多传感器技术融合运用后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技术上也有巨大的优越性。从经济效益看,能大量减少高强度的人力投入,人工成本一直处在一个低位水平,同时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运行状况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使得设备的寿命得以提高。从社会效益看,有着很高的工作标准,做到精准控制从而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有很好的环境感知预测能力,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

结语:

根据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可知,非道路车辆领域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尽管这项技术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能够从提升运行效率、提高环境感知智能水平、提高决策可靠性等几方面来发挥关键的作用以及巨大的潜力,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道路车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也会在以后被更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黎森文 , 严旭 , 覃德明 . 一种车厢安装式装卸货升降装置在非道路车辆的应用 [J]. 装备制造技术 , 2024, (11): 167-171+175.

[2] 马瑞 . 非道路车辆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研究 [D]. 吉林大学 , 2024.DOI:10.27162/d.cnki.gjlin.2024.007387.

[3] 龚萍 . 基于 STM32 的非道路车辆线控底盘控制器研究 [D].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2024. DOI:10.27144/d.cnki.ghbsc.2024.000033.

[4] 秦瑶 , 李荣 . 取消对社会公众车辆单、双号限行 [N]. 各界导报 , 2024-02-27 (003). DOI:10.28265/n.cnki.ngjdb.2024.000333.

[5] 潘华磊 , 王宁毅 , 刘琨 , 等 . 无人驾驶牵引负荷车的研制及试验验证 [J].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4, (02):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