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作者

卢芃

420582198609190075

引言: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艺不当或后期维护不足等原因,防水工程往往容易出现渗漏等问题,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保障建筑结构安全

防水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水分渗透至建筑结构内部,避免因水分侵蚀导致的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结构损伤,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长期的水分侵入会削弱建筑材料的强度,加速结构老化,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结构坍塌等安全事故。

1.2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有效的防水工程能够显著减少因渗漏造成的维修成本,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水分的持续渗透会导致室内装修材料发霉、脱落,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而良好的防水措施则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保持建筑物的长期良好状态。

1.3 提升居住与工作环境质量

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潮湿的环境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还可能引发电器设备短路等安全隐患。优质的防水工程能够确保室内干燥、舒适,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4 维护建筑功能完整性

对于特定功能的建筑,如地下室、游泳池、浴室等,防水工程的质量更是至关重要。这些区域对防水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防水失败,将直接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导致整个建筑项目的失败。

1.5 符合法规与标准要求

随着建筑法规的不断完善,对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防水设计与施工,不仅是法律责任,也是企业信誉和社会责任的体现。高质量的防水工程有助于企业通过验收,避免法律纠纷,维护良好的市场形象。

2. 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2.1 防水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需求分析与规划:明确建筑物的防水需求,包括防水等级、预期使用寿命、环境条件等,为设计提供依据。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地质、水文条件,评估潜在的水患风险。

(2)防水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防水方案,包括防水层设置、排水系统设计、节点处理等。采用多层防水策略,结合结构自防水与附加防水层,提高整体防水性能。

(3)材料选择与匹配:根据防水方案,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环保性、施工便捷性等因素。确保所选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避免因材料不匹配导致的防水失效。

(4)细部节点设计:对阴阳角、穿墙管、后浇带等细部节点进行详细设计,采用加强处理措施,如增设附加层、使用密封材料等,防止水分从这些薄弱环节渗透。

(5)设计审查与优化:组织专家对防水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优化,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2 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

(1)材料采购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根据设计要求,明确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指标等,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材料进场检验:对进场的防水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核查、抽样送检等。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退货处理,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

(3)材料储存与保管:根据防水材料的特性,提供适宜的储存环境,如防潮、防晒、通风等。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避免材料混淆或损坏。

(4)材料使用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防水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确保材料按设计要求使用。对剩余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避免浪费或误用。

2.3 防水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队伍选择与管理: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丰富经验的防水施工队伍,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使其熟悉防水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施工工艺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环境控制:根据防水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天、大风天),应停止施工或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施工过程检查与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防水层进行检查,包括厚度、平整度、搭接长度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自检和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2.4 防水工程验收与后期维护管理

(1)验收准备:整理完整的防水工程施工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验收程序。

(2)验收实施: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相关方进行联合验收。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厚度、粘结强度等。对细部节点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无渗漏现象。

(3)验收结果处理: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出具验收报告,明确防水工程的质量状况和验收结论。

(4)后期维护计划制定:根据防水工程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详细的后期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维护方法,确保防水工程长期有效。

(5)定期检查与维护:按照维护计划对防水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渗漏检测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如修补裂缝、更换损坏的防水材料等。对防水工程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6)用户培训与指导:对建筑物的使用者进行防水工程使用和维护的培训,提高其防水意识和维护能力。提供防水工程维护手册或指南,方便使用者随时查阅和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的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到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优质的材料选择、精细的施工工艺以及有效的后期维护,可以显著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耐用和舒适。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 博 灿 . 房 建 施 工 中 地 下 防 水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J]. 四 川 建材 ,2024,50(02):146-147+168.

[2] 赵 家 钰 . 建 筑 工 程 屋 面 防 水 工 程 技 术 措 施 [J]. 有 色 金 属 设计 ,2023,50(01):79-81+92.

[3] 张代明 . 高层建筑防水工程的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 [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46(0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