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黄文竹
420621198607076829
一、引言: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城市化加速,工程规模扩大,对质量要求提高。质量控制与验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整个建设过程。有效的控制预防质量问题,严格验收确保工程达标。研究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具有现实意义。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人员因素
人员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涵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他们的素质、技能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或决策失误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和质量失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可能影响对设计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不遵守工艺规程易引发质量问题。
(二)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使用不合格材料,如强度不足的钢筋、质量差的水泥,会带来结构安全隐患。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管理不善也可能影响其质量,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设备性能、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搅拌机搅拌不均或起重机安全性能差,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因此,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加强维护保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四)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如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合理方法可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例如,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科学方案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干扰,确保工程质量。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可能导致质量缺陷。
(五)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和劳动环境,对工程质量有影响。例如,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施工现场通风、照明和卫生条件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和效率,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目标,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施工图纸会审: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及时发现和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等,为施工提供指导。
材料和构配件质量控制: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同时,做好材料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防止材料损坏和变质。
施工机械和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选择和配备施工机械和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检修,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可靠。
(二)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技术交底: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操作要点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
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上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质量检验和试验: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实体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隐蔽工程验收: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对于质量事故,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采取防范措施。
四、建筑工程验收的流程、标准和方法
(一)验收流程
建筑工程验收一般分为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各阶段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由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检查和评定。
(二)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验收应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这些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是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验收方法
外观检查:通过观察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渗漏等缺陷。
实测实量:使用测量工具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
资料检查: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审查,包括施工记录、检验报告、试验报告等,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功能性试验:对一些具有使用功能的工程部位,如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功能性试验,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五、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质量知识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
(二)加强材料管理
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同时,加强对材料的抽样检验和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三)强化施工过程监管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自检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和技术交底。
(四)完善验收制度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验收制度,明确验收程序和标准。加强对验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建立健全验收档案管理制度,对验收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防水材料等,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
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施工前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验收流程、标准和方法进行验收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材料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监管、完善验收制度和推广新技术等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的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产品,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以适应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景仁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流程优化策略 [J]. 居舍 ,2023,(22):154-157.
[2] 侯 飞 . 建 筑 工 程 分 部 验 收 常 见 问 题 的 分 析 和 控 制 [J]. 工 程 质量 ,2021,39(03):44-46.
[3] 于杰 , 黄紫健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性文件管理的探讨 [J]. 建筑施工 ,2020,42(09):18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