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 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李树梅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龙泉幼儿园 343900
引言 :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STEAM 教育理念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将 STEAM 教育理念引入幼儿园科学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幼儿园在开展基于 STEAM 教育的科学活动时面临着活动设计缺乏系统性、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深入研究基于 STEAM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STEAM 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STEAM 教育的核心在于多学科的融合,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中应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活动主题和内容中,比如在开展“制作小风车”的科学活动时可以让幼儿了解风车的科学原理(科学),还可以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制作(技术和工程),鼓励幼儿发挥创意为风车设计独特的图案(艺术),在制作过程中测量和计算风车叶片的长度、角度等(数学),通过这种融合性的设计让幼儿在单一活动中获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原则
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基于 STEAM 教育的科学活动设计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物中选取活动主题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以“水果发电”为主题开展科学活动,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通过利用水果制作简易电池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现象,了解电的产生原理,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能使他们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趣味性原则
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趣味性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故事等形式开展活动,如设计“科学小侦探”的游戏,让幼儿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科学现象和过程也能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二、基于STEAM 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流程
(一)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的选择是科学活动设计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结合 STEAM 教育理念确定具有吸引力和教育价值的主题,可以从自然现象、生活常识、科技产品等方面入手,如“奇妙的影子”“神奇的磁铁”“搭建小房子”等,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二)制定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导向,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在制定基于 STEAM教育的科学活动目标时要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注重培养幼儿的技术运用能力、工程思维、艺术审美和数学素养,比如在“制作纸飞机”的科学活动中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幼儿了解纸飞机的飞行原理(科学);学会运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材料制作纸飞机(技术和工程);鼓励幼儿为纸飞机设计独特的外观(艺术);在飞行实验中测量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和时间(数学),通过明确的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全面发展。
(三)选择活动内容与材料
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材料,活动内容应涵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确保活动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材料的选择应安全、环保、易获取并且能够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比如在开展“植物的生长”科学活动时可以选择种子、花盆、土壤、水等材料,让幼儿亲自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艺术),测量植物的高度和叶片的大小(数学)。
(四)设计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一般包括导入环节、探究环节、创作环节和总结环节,在导入环节通过故事、谜语、问题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探究环节是活动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创作环节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如制作模型、设计作品等,总结环节帮助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基于STEAM 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实施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活动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富有启发性的活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方面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工具,设置专门的科学活动区域,如科学探索区、建构区、艺术创作区等,让幼儿能够随时进行探究和创作,心理环境方面营造积极、鼓励的氛围,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
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指导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 STEAM 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基于 STEAM 教育的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方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是 STEAM 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比如在“搭建桥梁”的工程活动中,幼儿可以分组合作共同设计桥梁的方案、选择材料、进行搭建,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是科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基于 STEAM 教育的科学活动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应客观、公正,注重发现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幼儿自评和互评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他人。
结论:
基于 STEAM 教育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为幼儿的科学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遵循融合性、生活化、趣味性等设计原则,按照确定主题、制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材料、设计过程的设计流程,以及创设良好环境、提升教师指导能力、鼓励合作交流、开展多元化评价等实施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STEAM 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还需要加强对 STEAM 教育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应用的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践体系,推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竣烽 莫然.STEAM 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的实施[J].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3):53-55.
[2] 郑晓玲 . 基于 STEAM 教育的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为例 [J]. 教育信息技术 , 2024(1):36-39.
[3] 李婧 . 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实践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5):161-163.
[4] 李育珍 . 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幼儿美术活动教学设计 [J]. 亚太教育 ,2023(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