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
张晓春
152634199402050011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工程在区域生态建设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深入探讨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系统分析其在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施工期和运营期存在的噪声污染、二次污染等潜在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工程规划设计、加强施工过程管控、完善运营期管理及强化政策公众参与等维度,提出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环保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控制策略
引言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生态系统平衡面临巨大挑战。环保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环保工程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希望。然而,环保工程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自身建设与运营过程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新的影响。施工期的噪声、扬尘污染,运营期的能源消耗、二次污染风险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估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负面影响,成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
一、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1 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改善
环保工程的治理大气污染,通过对工业企业污染物进行进一步治理,为城市恢复清澈蓝天。由于采用了净化工业废气排放的高效除尘脱硫除氮装置,将有害刺鼻的污染物转化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进行排放,这样原先灰暗的蓝天得到了进一步复原,看到蓝天白云的时间渐渐变多。环保工程对于水污染的治理起到了捍卫城市水环境的职责。经过一连串处理,河流湖泊浑浊肮脏的黑臭水变得清亮通透,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因此人们曾经失去活力的城市水体,又出现了鱼翔浅底、水草荡漾的美丽画面。还有针对土壤的治理污染,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治理,遭到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害丧失活力的土地,又逐渐重新变得有活力,农作物得以健康成长,保障了人们食品生产的源头安全。
1.2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功能:一方面,矿山生态治理工程是对过去被矿产资源开采得千疮百孔的荒山,利用覆盖、种植等实现植被恢复,使得岩石裸露的大山体由原来的荒漠景观恢复为具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环境景观,灌丛和草本植物根植于岩石缝隙中,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也为小哺乳动物及鸟类提供庇护场所,使原来寂静荒凉的矿山变得热闹起来。另一方面,湿地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是通过退田还湿、补水补水等措施保护现有湿地,使得大量侵占破坏的湿地资源得到恢复,恢复一片片芦苇荡和水鸟飞舞的美景。
1.3 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绿色工程,使垃圾废物变废为宝,将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节约原材料;清洁能源推广工程,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成列耸立的风电机组,硕大的风力叶片在风中旋转,将风能转变为电能;整齐排列的太阳能集热板,将阳光转变为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资源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促进了区域绿色可持续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二、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
2.1 施工期的短期影响
很多环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在施工地,大型混凝土搅拌机的鸣叫,大型打桩机的轰鸣,各种嘈杂声音不绝于耳,在居民区发出刺耳的声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在进行土方开挖与材料运输时所产生大量的扬尘在天空飘扬,漫天的烟尘宛如一片灰色的乌云,空气质量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施工中占用土地较多,原本长满植被的地方遭到破坏,树木被伐,草坪被铲,导致大量水土流失,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2 运营期的长期影响
环境污染,环保工程运营期间存在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环保工程如垃圾焚烧发电厂,虽然经过处置的垃圾实现了减量化和资源化,但是垃圾焚烧过程中消耗很多的燃料,而部分垃圾焚烧厂由于受到技术水平所限,没有完全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处理,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排放。部分环保工程对运营所在地周围环境系统的稳定也带来了影响,譬如一个比较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排放尾水进入受纳水体后,可能会发生水温、酸碱度等理化参数变化,会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与繁殖造成影响。二次环境污染风险较大,垃圾焚烧尾部产物中往往包含着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元素、二噁英等,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形成二次污染,对土壤、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三、控制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策略
3.1 优化工程规划与设计
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进行选址。在进行环保工程规划设计时,应通过GIS技术实现对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避开生态红线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如垃圾填埋场工程尽量选择地质稳定的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的区域。将生态设计嵌入到工程设计中,可以使得工程和生态相协调。
3.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与控制
施工主要推广绿色施工的技术及工艺。如在施工中采取低噪声设施、消音器等方法消除噪声污染;商品混凝土、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认真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围挡控制扬尘扩散、对施工废水沉淀隔油等预处理达到要求后外排、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处理等。同时落实生态环保修复工程,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将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补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
3.3 完善运营期环境管理与监测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环保工程运营单位主体作用,制定详尽的环境管理方案以及运营程序。提高环境监测分析,合理在环保工程周边建立监测点,对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了解潜在环境问题。基于结果快速做出相关反馈与调整,譬如在排放超标的情况下,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措施,使得环保工程能够稳定达标运营。
3.4 强化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强化对环境工程的监管工作,建立起严格的事先准入机制和事后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引导企业使用和引进高效的环保技术和环保装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环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相关情况;举行环保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公众参与环境工程监督以及环境工程的管理。
结语
环保工程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优化工程规划设计、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完善运营期环境监测以及强化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等多维度控制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环保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红美.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4,(23):73-75.
[2]王宏图,李芳,李儒存.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0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