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王锦州
新干三中 331300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与历史信息,然而由于语言隔阂、时代久远等因素,初中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常常感到晦涩难懂、缺乏兴趣,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营造真实感强的诗歌情境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诗歌情境,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与情感,古诗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对于理解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音律,帮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深入体会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以及内心情感,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提升了课堂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整体氛围与深层内涵。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与记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有效强化记忆效果,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教师能够将诗词中的意象、情感与哲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刻的认知联系,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对诗句意义的内化和长期记忆,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提示、结构图解等方式梳理诗作脉络,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相比传统的讲授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记忆,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学习质量。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特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热情,相较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更具吸引力,能够打破课堂沉闷的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动态画面、背景音乐、互动问答等形式学生更容易被引入到诗词的情境之中,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多媒体平台支持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这种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古诗词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强调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其情感共鸣与求知欲望,它能够迅速构建起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以八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播放一段关于西北边塞秋天的纪录片片段,配合低沉的胡笳曲调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士们的孤独思念,这种做法能够将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环境中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中去,还能使他们对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边塞风光的荒凉以及戍边战士的心情,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情绪去朗读词句,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投入度,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二)辅助朗诵训练,提升语感与表达能力
古诗词讲究节奏与韵律,诵读是理解诗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标准的语音示范、节奏标注以及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在教学《饮酒(其五)》时教师可先播放名家朗诵录音,再利用 PPT 展示诗句的平仄划分图示指导学生模仿语气与停顿,这一过程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能让他们体会到古诗词特有的音韵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录制自己的朗诵音频上传至班级平台,然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点评形成一个互动式学习模式,这样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生们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运用图像与视频,深化诗意理解
图像与视频能够将抽象的诗意具象化,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准确把握诗歌意象与情感,比如在讲解《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地图展示白居易游览西湖的路线,配合春季西湖的真实航拍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描绘的早春景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细节联系诗句进行对比分析,促进深度理解;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动画短片也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关键诗句的动画演绎可以使那些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四)融合跨学科资源,拓展文化视野
多媒体技术可以整合历史、地理、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文化认知,比如在教学《赤壁》时教师可以播放三国时期的战争纪录片片段,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展示东坡赤壁的实景照片与苏轼题字的碑刻图片;邀请学生欣赏京剧《群英会》的选段,感受历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多维度的资源整合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在教授其他古诗词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将相关的历史故事、艺术作品或者科学知识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教学的局限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包括情境营造、理解深化、兴趣激发、文化拓展与个性化教学等方面,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让古诗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志勇 .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 2023(17):146-148.
[2] 许艳丽 . 信息技术下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八).2023.
[3] 吴萍. 以生为本, 深度融合— 交互式环境中的古诗词教学[J]. 知识文库,2023(11):1-3.
[4] 张芳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下旬刊), 2024(4).
[5] 闫柳 . 多媒体与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融合措施 [J]. 2023(9):113-115. DOI:10.3969/j.issn.1009-0703.2023.0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