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黄鹏飞
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21
1 房建施工渗漏的成因
1.1 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
在房建设计过程中,若排水坡度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长时间积聚就容易引发渗漏。另外,对于伸缩缝、沉降缝等构造的设计不够完善,也会使得建筑结构在受到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因素影响时出现裂缝,进而造成渗漏。
1.2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防水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建的防水性能。若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的耐老化性能差、防水涂料的粘结性不足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容易出现破损、开裂等情况,从而失去防水作用,引发渗漏。此外,水泥、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不佳,也会影响混凝土等结构的密实性,增加渗漏的风险。
1.3 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水平对房建防水效果至关重要。例如,在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处理不平整、不干净,会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出现空鼓现象,进而引发渗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会使混凝土内部存在孔隙,形成渗漏通道。而且,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的处理不当,也容易成为渗漏的隐患点。
1.4 后期使用与维护不当
房屋建成投入使用后,若业主或物业对房屋的使用和维护不当,也会引发渗漏问题。比如,随意在屋面、卫生间等防水区域进行打孔、开槽等破坏防水层的行为;排水管道堵塞未及时清理,导致积水倒灌等。此外,长期缺乏对房屋防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使得一些小的渗漏问题得不到及时修复,逐渐扩大,最终影响整个房屋的防水性能。
2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2.1 屋面防渗漏施工要点
屋面作为房屋建筑中直接承受自然环境作用的关键部分,其防渗漏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屋面基层处理环节,需确保基层表面平整且洁净,不存在杂物、油污等污染物。基层的坡度应严格符合设计标准,以保障排水顺畅,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在铺设防水卷材之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处理,但基层表面不得存有积水。对于防水卷材的选取,应综合考量屋面的实际使用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优质的防水卷材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以及抗穿刺性能。在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卷材的搭接宽度需满足设计规范,通常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80mm ,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同时,应使用专用粘结剂将卷材牢固粘结于基层之上,以防止卷材出现空鼓、翘边等质量问题。屋面的节点部位,如落水口、天沟、檐沟、变形缝等,是防渗漏的关键所在。落水口周围应做成半径不小于 500mm 的圆弧,坡度不小于 5% ,并安装滤网,以防止杂物堵塞排水口。天沟和檐沟的防水层应向屋面墙体延伸,延伸高度不小于 250mm ,且需做好密封处理。变形缝处应设置止水带,并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以适应屋面结构的变形,防止渗漏发生。
2.2 外墙防渗漏施工要点
外墙作为房屋建筑的围护结构,其防渗漏施工质量对室内使用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在墙体砌筑阶段,需确保砖体的砌筑质量,保证灰缝饱满,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 80% ,竖向灰缝应采用挤浆或加浆工艺,杜绝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现象。同时,应严格控制墙体的垂直度与平整度,避免因墙体偏差过大引发外墙开裂,进而导致渗漏问题。外墙门窗洞口是渗漏的高发区域。在门窗安装前,需对洞口尺寸进行精准测量,确保门窗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均匀。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进行填充,填充过程应保证饱满、密实。填充完成后,在门窗框外侧四周需预留 5-8mm 深的槽口,并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密封胶应连续、光滑,无气泡、裂缝等瑕疵。外墙饰面砖的粘贴质量同样会对防渗漏效果产生影响。在粘贴饰面砖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与粘结力。饰面砖应采用满粘法进行粘贴,粘结剂的配合比需符合设计要求。砖缝应保持均匀一致,宽度不应小于5mm,并采用勾缝剂进行勾缝,勾缝应严密、平整,以防止雨水从砖缝渗入墙体内部。
2.3 卫生间及厨房防渗漏施工要点
卫生间与厨房作为房屋建筑中用水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防渗漏施工至关重要,不容小觑。在地面与墙面的基层处理工作中,需对基层实施清理与打磨操作,使其表面达到平整且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状态,以此增强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地面应朝着地漏方向设置排水坡度,坡度通常控制在 1%-3% ,以保障排水的顺畅性。防水层的施工是卫生间和厨房防渗漏的核心环节。一般选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作业,涂刷需分多次进行,且涂层厚度不应低于 1.5mm 。在涂刷防水层时,要着重关注墙面与地面的交接处、管道根部等部位的处理,应加强该区域的涂刷,形成附加防水层,从而防止水沿着墙角和管道根部发生渗漏现象。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应安装于地面的最低位置,地漏箅子应低于地面 5-10mm ,以确保排水顺畅。地漏与排水管道的连接部位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污水渗漏至下层房间。与此同时,卫生间和厨房的穿楼板管道应设置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 50-100mm ,套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具备防火、防水及密封性能的材料进行填充,以防止水沿着管道渗漏至下层。
2.4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要点
地下室因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之下,承受较高水压,其防渗漏施工存在较大难度。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时,需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严格把控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以及浇筑工艺。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以防地下水通过混凝土孔隙渗入地下室内部。地下室的防水层宜采用卷材防水与涂料防水等多种防水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卷材防水层应铺设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卷材的搭接与粘结需牢固可靠,阴阳角等部位应增设附加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应涂刷均匀,其厚度需符合设计标准。地下室的施工缝、变形缝等部位为防渗漏的薄弱之处。施工缝应设置止水带,并对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浆与杂物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变形缝处应采用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等进行止水,并在缝内填充密封材料,以适应地下室结构的变形,防止渗漏现象发生。同时,地下室应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集水井等,及时排除地下室内部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室渗漏风险。
3 结语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设计、材料、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规范施工操作流程以及加强后期使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建筑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防渗漏施工技术也在持续优化和改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防渗漏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结合智能化监测手段,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此外,相关从业人员需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增强责任意识,确保防渗漏措施落实到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夏久坤 . 防渗漏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黑龙江科学,2025,16(14):158-161.
[2] 莫建宾 .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4):64-66.
[3] 周凯 . 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住宅与房地产,2025,(20):111-113.
[4] 陈剑冬 . 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