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碳中和目标下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管理体系构建

作者

包译文

湖北立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38400

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之下,碳中和目标渐渐变成国际社会重点关心的关键话题。建筑业作为能源耗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和社会责任。碳中和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建筑行业达成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从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历程角度来讲,其碳足迹分布范围广且明显,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经营运作这些环节都会牵涉到不少资源占用和能耗状况。如此一来,创建起一套系统又高效的建筑项目可持续管理机制就变得非常紧迫。

一、碳中和目标下建筑项目可持续管理的核心要求

(一) 碳中和目标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碳中和战略促使各个行业加快减排进程,建筑领域由于碳排放量较大,转型压力十分严峻。其碳足迹包含施工环节并且延续到后续的运营维护当中,这就显示出形成涵盖设计、建造和运维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采用性能优越的材料,改良建筑设计方案,改善施工技术等方式,在项目伊始就能遏制建筑碳排放强度增长的趋势。

(二) 碳中和目标下可持续管理体系的作用

可持续管理体系以经济效益为根本导向,着重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协同整合。在碳中和政策引导下,该体系努力做到全流程节能降耗改善,而且极大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创建这种框架要增强生态责任意识,促使不同部门协同合作,还要推进绿色设计、建造、运维模式的融合。绿色建筑认证机制的施行有益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削减能耗、选用低碳材料等手段明显缩减项目碳排放总量。依靠系统化管理工具整合诸多来源的数据,可为达成碳中和目的给予有力支撑。

(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可持续性措施的应用

建筑全生命周期里可持续性管理包含很多重要环节。在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功能需求,制订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技术方案,而且还要通过改良能源系统布局来提升能效。施工期间要加强对现场资源的管控,妥善安排物料运送路线,从而削减碳排放量。另外,也要选用低能耗设备,减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运维阶段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改进能效水平,促使低碳化运营模式得以执行。这些举措彼此配合,一道营造起从设计、建造再到运维的系统化可持续管理体系。

二、碳中和目标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 项目策划阶段的可持续性管理策略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要想达成碳中和目标,就务必依靠系统化的资源评价以及准确的碳排放预估,从而给战略决策给予科学支撑。项目组要在设计之初就把碳中和观念纳入考量范畴,制定专门的实施计划,通过碳足迹剖析来评判其是否可行。在选材上,应当率先选用低碳环保又可反复使用的材料,比如木材或者再生金属制品之类的材料,因为它们不但可以明显缩减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改良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能耗状况。 项目开始的时候,要全面查看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情况以及气候环境要素,然后按照这些状况来塑造节能减碳的设计架构。通过改良自然采光和通风体系的设计规划,明显削减人工照明和空调装置的运转需求。而且,采取恰当合理的围护结构安排办法,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从而大幅度改进能源使用效能。这些前期执行的可持续发展举措给后面的施工建造和经营运作形成了稳固根基,为达成碳中和目的给予了关键支撑。

(二) 施工阶段碳减排与资源管理

施工阶段属于建筑全生命进程里碳排放的关键部分,其减排工作渐渐变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在这个时期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节能设备,以此明显削减能耗程度和废弃物产生量。通过改良施工工艺流程,比如改善材料加工手段或者更新施工方案设计,可以切实缩减资源浪费现象并加强利用效率。施工现场要加强资源配置的细致化管控,合理安排能源、水资源以及建筑材料,防止出现资源闲置或者过度消耗的情况,从而达成施工过程高效运转的目的。 在施工设备选择的时候,要首选低排放、低噪声的环保型设备,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对环境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是达成碳减排目的的关键途径之一,妥善处理废旧材料并改进资源调配手段,可以明显削减新材料的使用数量,推动资源循环再利用,进而有效地缩减项目的总体碳排放强度。

(三) 项目运营中的能源管理与绿色建筑认证

建筑全生命历程当中,运营阶段是碳排放的重要时段。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科学规划能源利用形式,改良设施运作效能,这是达成碳中和目的的关键路径。就运维阶段而言,建筑耗能大多由空调、采暖、照明、电梯这些系统形成。凭借智能化能源经营体系,针对各种用能设备执行细致调度管理,可以大幅削减能源浪费,改进总体能效水平。依靠物联网平台的智能建筑技术,能够按照实际需求灵活改变设备运作参数,防止出现无用能耗,而且具备即时监测和警报功能,给节能减排赋予稳固保证。 建筑物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尽量少用传统的化石燃料。绿色建筑认证成了评判建筑是否可持续的关键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升级。它通过创建起标准化的规范和系统的评价机制,在规划、施工以及运维的整个生命历程里,全方位地把环保理念、资源节约准则和性能改善的要求融合进去,从而保证项目在投入运作的时候达成低碳目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做到高效节能并稳定运转。

(四) 可持续管理体系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策略

全生命周期评价是评估建筑项目从规划、施工到运维直至拆除全过程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在碳中和战略框架下对创建建筑项目可持续管理体系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剖析各阶段资源耗费、碳排放及生态效果,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的最优控制。依照生命周期评估得到的结果,项目团队能精确找到碳足迹的主要推动要素,从而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改良计划。在设计环节,通过改善建筑布局,改进建材利用效率,削减多余的功能区域等办法,可以明显减小能耗和材料浪费现象。施工阶段采用低碳建材、推广节能技术可以大幅削减碳排放水平。运行维护期要依靠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来改良能源利用效率,有条件时可采用可再生能源削减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进而达成整体碳足迹的缩减目的。在拆除环节应当重视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价值,用再生材料的应用来减小环境影响,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结束语

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之下,塑造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经营体系,既是落实国家环保政策的有效渠道,也是推进建筑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通过改良项目规划,加强施工管控,改善运维管理等环节,可以有效地缩减碳排放强度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为达成碳中和目的给予有力支撑。放眼未来,建筑行业须依靠绿色建筑技术更新和管理观念革新,持续改善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优化建筑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建筑节能低碳发展路径构思[J]. 胥小龙 ; 孙鹏 ; 时雪燕 . 建筑 ,2022(10)

[2]“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技术应用[J]. 罗毅. 中国工程咨询 ,2022(05)

[3]“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研究[J]. 罗毅.江南论坛 ,2022(04)

[4] 布署九大重点任务 明确五项保障措施 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J]. 张颖. 中国勘察设计,2022(03)

[5] 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迈向零碳建筑的思考 [J]. 董恒瑞 ;刘军 ; 秦砚瑶 ; 吴思睿 ; 罗干 . 重庆建筑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