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

黄玉云

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35081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思维非常重要,起到了积极的教学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设备和场所的影响,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的机会少、过程抽象或肤浅的问题得不到根治,也就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随着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动手实践操作教学有机结合,仍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运用模拟软件,创设虚拟操作情境

传统的小学教育中,很多抽象或者难度较大的数学理论以及实践方法都不能完全通过实际的模型让学生完全掌握。例如,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由于实物模型的限制,学生不能全方位直观了解几何体的构建和变换方式。而仿真软件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能够通过先进科技创造出虚拟的环境,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动手操作并探寻,也就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知识。尤其是对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圆的面积”,以往学生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常因对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过程理解困难,在此时利用几何画板模拟软件就可以进行操作模拟展示,学生在软件中可以看到整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小扇形块。学生通过对软件的动手操作,像拼图一样将小扇形块拼在一起,随着分成小块数量越来越多,拼出来的形状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的关系,还有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的长的关系。在这个动态操作过程中,学生不断变换分割的部分,注意图形的变化,领悟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原理。相比传统的手工制作,虚拟模型不受材质和精确度等因素影响,这让学生可以任意去研究、探究相关的知识点。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尝试把圆形变换为其他类似的图形,比如三角形、梯形等,从而把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扩大,以此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其对圆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1]。

二、借助在线互动平台,开展小组协作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协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常规的小组活动常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而且还有信息共享问题,也就不利于教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网络交流工具便打破了这一局限,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提供便利且有效的小组学习空间,使其更方便有效交流、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比如在小学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课程中,通过网络协作平台设定学习任务:为学校筹款活动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捐款箱,并计算它的表面积(即所需的表面积),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学生们在平台上自由组队。小组成员都各自有不同的分工:有的学生收集和记录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长方体的数据并用网络平台拍摄图片并上传;有的学生用网络平台提供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募捐箱草图并注明大小尺寸;还有的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来推导并用网络平台线上论坛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在讨论过程中热烈的就如何改进设计节省用料的问题进行探讨。由此可见,借助网络学习环境使学生突破教室的空间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并锻炼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引入编程工具,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在当代的飞速发展中,编程教育已经进入小学课堂的教学领域。尤其是利用程序设计软件可以让学生输入指令实现他们脑海中的各种想法和功能,这给我们在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新,从而也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可以享受程序设计的乐趣,以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2]。例如,通过以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引入 Scratch 编程工具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来解决类似于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这类简单的题目。之后,学生则被邀请将上述题目抽象为 Scratch 程序,利用 Scratch 提供的角色、脚本等进行编写。例如,在编程时可以制作一个长方形角色,输入长方形的周长与长的数据,根据简单方程的计算方法计算其宽度,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学生编程时把数学上的数量关系翻译成程序思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与应用。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将创造力拓展,如设计一个可以根据不同环境自主形成公式,解决问题的软件,学生经过多次实践与调试代码最终完成任务。由此可见,通过运用编程设备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编程领域,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从而能够有效的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陆银海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探讨[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19):25-26.

[2] 戴先琴 . 浅谈学习单视角下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C]// 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论坛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 , 2023.

[3] 温笑芳 . 谈小学生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16(10):00168-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