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许兰兰

英德市青塘镇中学 广东清远 513056

初中生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有效整合生物学科知识点,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从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反思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核心素质。

一、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还要开展实验探索,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运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为此,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情境创设层面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认识到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内涵,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直接示范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流程较快,且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自主研究过程,直接示范让学生观察,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直接理解实验结论,但是无法带给学生深刻的实验感受,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实验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初步认知实验操作后直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开展实验假设,进而完成自主实验探究。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实验教学中,本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完成“探究植物其他器官的呼吸作用”实验操作,为了带给学生深刻的实验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看微课视频,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产生基本认知,其次学生要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想法,初步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辩证性思维,“植物其他器官的呼吸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器官的呼吸作用不同,发生的位置也不同”。最后,在学生自主假设的基础上开展实验操作,完成完整的实验探究,完成种子、根茎叶、花和果实的实验分析,发现煮熟的种子细胞失活无呼吸现象,根茎叶通过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从而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开展小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操作与感受,对初中生来说生物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往往愿意自主操作,完成生物实验的探索,验证相关生生物论。在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生物实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此,教师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仪器调试、实验操作、观察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整个实验探究过程都要由小组共同设计和参与,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实验任务,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同时,在学生实验操作中要彼此交流、相互讨论,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规范性操作。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实验教学过程中,本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完成“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实验学习,针对光合作用开展生物实验的验证与分析,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从而探索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必须要充足的光照条件。那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开展光合作用实验的对比和探究,选择一株植物,开展暗处理操作,先遮光再光照几个小时后进行对比实验,观察植物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分配小组实验任务,两个同学负责取样工作,两个同学完成实验操作,将样品利用酒精溶液进行隔水加热,再漂洗、滴碘伏,另外两个同学负责观察和记录,得出最终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三、完成实验总结与分析,优化学生实验操作

初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还要开展实验总结与分析,带领学生分析自身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规范学生的实验步骤,围绕生物实验开展深入探究,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促使实验的展开更加规范和标准【1】。那么,在学生完成生物实验后,教师要提出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回归课本知识点,理解生物实验的实践价值,实现最终的实验目的,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生物实验中,但是往往无法自主总结实验结论,对实验结论的分析不到位,未能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对比,导致生物实验较为浅显【2】。同时,还有部分学生不具备反思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的操作行为,完善实验操作步骤,真正突出实验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的营养》 课堂教学过程中,本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完成“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操作,本节课实验操作后教师要让学生开展总结与分析,探究性实验虽然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观察,但总结与分析是必要的,围绕实验结论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提出相对应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呢?如何保证唾液中酶活性的稳定性?淀粉浓度对实验有什么结果呢?”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实验总结,反思自己实验探究中忽略的细节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自己实验中操作难度较大的环节,以及哪些环节出现失误或数据错误,让学生反思,优化学生的实验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自主完成生物实验探究与分析,得出具体的实验结论,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 刘兵. 初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95- 97.

[2] 李建周 .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方法分析 [J]. 智力,2020(15):132- 135.

作者简介:许兰兰,1989年6月24日生,女,汉族,籍贯广东梅州,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