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 模式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黎
四川成都武警警官学院
一、 引言
当前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学内容容易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偏重单向理论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普遍不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习目标模糊、评估片面化等现象较为常见。这就呼唤创新教学模式,而起源于加拿大、广泛应用于北美高校的 BOPPPS 教学模式,以其精炼的教学环节设计和“ 以学生为中心” 的理念,为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价值的解决方案。
BOPPPS 模式内涵及其适用性
BOPPPS 模式将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划分为六个核心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Bridge-in (导言):巧妙设计开篇,激发学生关注。Objective/Outcome (目标): 清晰界定当堂课预期达成的具体学习成果。Pre-assessment (预评估): 摸底学生先备知识与技能基础。ParticipatoryLearning (参与式学习): 核心互动阶段,通过各种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Post-assessment (后评估): 评估目标达成度和学生学习情况。Summary (总结): 系统梳理重点,连接未来学习或实践。
此结构保障了教学目标的准确落实;参与式学习环节促进了案例深度探究、实践模拟操作与团队协作;前后评估机制能精细衡量学习效果,推动教学目标不断优化。
(一)导言(B)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管理思维
摒弃枯燥概念导入,通过一个具有冲击力的现实管理困境、一段热点事件视频、一个出乎意料的问卷结果,甚至是一次模拟组织危机的快节奏决策活动,瞬间“ 点燃” 课堂。例如在讲授《组织行为学》“ 冲突管理”时,可播放一段展现激烈团队争吵的场景短片,询问学生:“ 如果这是你的团队,此时你会如何处理?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瞬间引发思考。
(二)目标(O)——明确具体、可衡量的能力导向目标
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设定清晰、可观测的行为目标(如“ 团队能协作设计一份符合SMART 原则的项目计划书” )例如 《市场营销学》某次课目标可表述为:“ 学完本课,你应能(1)准确解释目标市场定位的三种基本策略;(2)运用定位图工具为某新上市饮料品牌选择并论证其定位策略。”
(三)预评估(P) —— 精准诊断需求,实现分层教学
使用“ 问卷星” 进行线上小测;提出激发性前置问题;快速“ 思考-结对-分享” (Think-Pair-Share)活动摸底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例如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 模块前,可使用在线投票工具,请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最难掌握的考核工具名称并简述模糊之处,精准定位教学难点。
(四)参与式学习(P) —— 多元互动,能力内化参与式学习这是BOPPPS 核心,管理类课程应重点强化:
1.探究式案例教学: 围绕目标选择精心设计的真实或模拟案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识别关键管理问题、应用所学理论、提出并论证解决方案(如小组案例剖析、全班研讨、角色扮演模拟决策)。
2.项目驱动学习(PBL): 将课程内容整合于真实或仿真项目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项目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全过程,在实战中学习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沟通谈判等技能。例如设计一个市场推广方案或制定小型创业计划。
3.角色扮演与模拟: 模拟管理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实践中应用理论、锻炼应变沟通能力。
4.翻转课堂: 知识传授通过课前视频等完成,课堂时间用于深度互动,如小型辩论(“ 扁平化组织是否优于科层制?” )、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概念图绘制等。
5.技术赋能互动: 利用UMU、Mentimeter、学习通等平台实现实时投票、弹幕讨论、头脑风暴、在线协作文档编辑(如同步完善一份SWOT 分
析报告)。
(五)后评估(P) ——即时反馈,多元评价此阶段要求形式灵活多样,紧密呼应目标:
1.即时应用检验:例如 课堂限时小测(线上)、一分钟小论文(MiniEssay)、针对核心概念的“ 一句话总结” 展示。
2.成果导向评估: 小组案例报告、项目方案答辩、角色扮演效果同伴互评。
3.能力水平判断: 分析课后真实组织的案例片段,指出其中的管理原则应用及改进建议。
4.反思性评价: 要求学生写下“ 本课最重要的一个收获/见解” 及“ 仍存困惑的一个问题” 。
(六)总结(S)—— 升华点睛,联结未来
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提炼核心概念、方法或技能要点(思维导图总结);清晰点明本节课内容如何融入整个课程体系,或与实际管理场景关联(如“ 今天学的动机理论,将在下阶段的‘ 绩效反馈面谈’ 技能实训中再次用到” );预告后续学习内容或布置引导性思考题。例如《管理沟通》课程结束“ 有效倾听” 技巧课时,教师可展示一张精简的“ 关键倾听行为” 清单,并指出:“ 下节课我们将聚焦如何清晰表达,沟通能力离不开听与说的紧密结合。”
四、 预期成效
基于 BOPPPS 模式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预期能带来显著成效: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显著强化学生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发展批判性思维、协作沟通等核心竞争力;优化课堂生态,扭转“ 满堂灌” 现象,推动课堂氛围转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高阶学习范式;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 系统化的闭环设计显著提升教学目标的实现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深入反思教学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价反馈等环节,加速教学专业化进程;增强学习获得感,学生在真实管理情境下的持续参与和深度体验中提升知识掌握度与自我效能感。
五、 研究展望与实践建议
深化BOPPPS 模式在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还需重点关注以下方向:信息技术深度整合,探索 AI、VR 等技术在创建高度仿真管理场景、个性化反馈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构建与参与式学习及能力目标高度契合的多维评价系统;推进案例资源库建设, 开发契合课程目标、本土化、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资源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组织BOPPPS 教学设计专项培训与教师经验交流机制;开展效果实证研究,设计严谨对比实验,科学评估该模式对具体管理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
六、 结语
以 BOPPPS 模式为抓手实施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代表了重构教学流程、聚焦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向。通过精心的情境导入、清晰的能力导向目标设定、精准的学情诊断、丰富多元的深度参与活动、灵活有效的即时评估以及画龙点睛的总结升华,该模式构建了一个目标明晰、节奏紧凑、学生高度卷入、反馈及时的“ 教学闭环” 。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活高校管理类课堂,显著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尹秀英.基于BOPPPS 的《管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 4(18): 152-154
李巍,周雪峰."管理沟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管理工程师,2022, 27(4): 73-77
全薇,陈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学基础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 7(9)
张晨.BOPPPS 教学模式在《绩效管理》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研究教育探索,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