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探析
陈雄伟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设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9
引言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建筑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革新、持续进步。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施工技术应用不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控制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① 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建筑工程施工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等要求,确保建筑项目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按照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图纸,制定出符合项目实际的施工方案,推动项目建设稳步向前。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建设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建筑材料性能、工艺变更、施工质量验收等,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施工单位加强对检测报告、材料消耗、工程造价等文件的管理,同时跟进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的内容,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的成本。此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从合同规定内容入手,加强项目建设工序技术性检查,减少资源和能源重复、低效率使用,也能够进一步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② 确保项目顺利交付,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强调工程建设的质量,还要确保建设项目如期交付,避免发生项目建设延期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管理人员应从项目设计规划入手,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点,合理规划各建设时期的建设内容。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能够很好地调配各种施工要素,包括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市场变化等,强化项目建设施工整体效益,减少各种不可控的风险因素,确保建设项目如期交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以合同的形式约定项目建设重大事项,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建设内容。
2 建筑施工技术
2.1 土方工程技术
土方工程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关键根基,涵盖场地平整、土方挖掘以及回填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具有施工规模大、作业面积广等特点,而且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等要求较高。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相关作业人员必须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情况、地质条件、气候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在进行土方填挖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作业人员应先对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进一步明确基坑填挖的深度及范围,然后借助机器设备进行开挖和回填,同时加强地下水治理与防控,以此保障场地平整工作顺利推进,为后续建筑施工筑牢坚实根基。
2.2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现代建筑建造中常用的建筑材料。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将钢筋与结构有机连接起来,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强度和承载力。钢筋在使用之前,按照工程施工的需要,要进行适当的预加工,包括剪切、弯曲、拼接等操作,目的是满足不同施工环境下钢材形状的要求。钢筋的布置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钢筋质量、数量和捆绑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正确的钢筋施工能提升建筑的承载负荷,保障建筑整体安全。钢筋在焊接和连接前要进行工艺检查,特别是钢筋接头应取样复检,确认工艺参数合格后才能进行批量使用。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里应用极为普遍的材料,其施工技术对工程的结构强度与耐久性起着关键作用。在混凝土施工环节,首要任务是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像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都要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其次,要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需依据工程实际需求和施工环境状况,精准确定水泥、水、砂、石的配比,以此保障混凝土具备合适的强度与良好的和易性等性能。在混凝土搅拌阶段,要精准掌控搅拌时间和速度,保证混凝土搅拌充分、均匀。浇筑作业时,应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工艺,防止出现蜂窝、空洞等质量瑕疵。此外,混凝土养护工作也不容忽视。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混凝土强度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3 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3.1 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监督
为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需要构建一套严谨、全面的质量监督机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施工难度等因素,合理配备足够数量、经验丰富且专业素养高的质量监督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应增加在施工现场的巡查频率,对施工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从开工到竣工,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动态监督。在巡查过程中,需重点检查以下关键内容: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是否具备合格证明,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查看设备的定期维护记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质量。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质量监督人员需立即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整改的具体期限、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同时,质量监督部门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激光测距仪、智能混凝土强度检测仪等,运用这些设备对工程关键部位、关键指标进行精确检测,从数据层面保障工程的内在质量完全符合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
3.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基础。建筑企业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立足自身实际状况,精心制定全面且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要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和岗位,定期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3 注重人员管理和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建筑施工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技术能力和质量观念对工程品质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必须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工作。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要求,保证施工人员拥有匹配的专业技能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需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与质量教育活动,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使其熟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掌握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操作技能。此外,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对在质量控制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
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则能够确保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和工程质量的稳定可靠。在当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深刻意识到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关键意义,全方位提升这两方面水平,以此保障工程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助力建筑行业长久稳健前行。
参考文献
[1]江水涛.基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3(3):79-81.
[2] 张浩.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 低碳世界,2022,12(1):116-118.
[3] 魏世颖.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 科技与创新,2022(8):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