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明云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新庄子镇初级中学 辽宁省锦州市 121208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剖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设计原则,并结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实例,阐述问题串在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课堂教学;北师大版教材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愈发受到重视。传统的 “满堂灌” 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问题串教学应运而生。它以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为线索,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丰富的知识体系相得益彰,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新活力。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挖掘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合理设计与巧妙运用问题串,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同时,为构建高效互动的初中数学课堂提供实践路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素养,适应新时代数学学习要求。
二、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设计原则
(1) 应用价值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创新的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2) 设计原则
针对性原则: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从装修工人钉木条的情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直线平行条件的问题,直观认识结论。
启发性原则: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时,对于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描述,有的同学可能回答是顶角的平分线,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是底边上的中线或高线,教师此时可以提出问题“你们所说的是同一条线吗?”由此引发深入讨论。
层次性原则:在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时,首先通过填写表格增进对函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吗?” 从易到难,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系统性原则:在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抛出这样的问题串:“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研究的内容吗?”系统构建知识体系。
三、问题串在初中数学不同课型中的应用策略
(1) 新授课中的应用
新授课中问题串的设计应遵循问题结构复杂度不断增加、构成坡度适中的原则,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探究欲望。例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串:首先,教师从数学史上关于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故事引入,以铺在地面的方砖图案为场景,通过“你能有什么发现呢?”这个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其次,以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情况,那对于一般意义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启发学生产生广泛联想,提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要求。最后,创设实际动手操作情境并提出问题,推广结论,使其更一般化。
(2) 复习课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环节:复习 “一次函数”时,问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哪些异同点?从定义、表达式、图象、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回顾整合知识,明晰知识脉络。
错题剖析环节:针对学生作业错题,问 “这道题解法错在哪里?”“以后遇到类似题型如何防范错误?” 引导反思,强化薄弱环节。
拓展提升环节:“用火柴棒摆出几个轴对称图形或几对成轴对称的图形,与同伴交流。”深化知识理解。
(3)习题课中的应用
习题选编环节:选编习题构建问题串,如“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方案决策问题”,巧妙将知识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解题指导环节:解几何证明题,问“分析题目图形,有哪些已知的垂直、平行关系可利用?”“要证明目标结论,需要添加辅助线吗?怎么加?” 引导思考解题突破口与步骤。
反馈评价环节:学生做完题,问“这道题你用了什么解题思路?”“有没有其他解法?”“从这道题收获什么解题经验?” 促进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解题素养。
四、结论
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课型特点,遵循科学设计原则,精心设计并灵活运用问题串,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提升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使问题串更好服务于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江怀艳.“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4):74-76.
[2]樊宗天.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4,(17):75-77.DOI:10.16704/j.cnki.hxjs.2024.17.039.
[3]黄海英.问题串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3):20-22.
[4]张尚琦.“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23,(20):86-87.
[5]李娟.“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