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作者

李雪龙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

引言:高中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易遭受挫伤。抗挫能力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探讨如何帮助高中生培养抗挫折能力,则成为当前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融入抗挫折能力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以新课标为依据,在原有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补充体育教学目标,既注重对学生技术目标和身体素质能力目标的达成,也要关注学生在心理素质能力提升方面,特别是注重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抗挫折能力教学计划制订中,还要关注不同教学内容的心理培养目标,保证抗挫折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每一节体育课中都能够有针对性地体现[1]。

以田径教学为例,在传授跑步、跳远等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也可以加上“坚强不屈”、“持之以恒”的训练目标。学生们在进行长跑训练时,经常会因为体能的原因或心情的疲倦产生放弃心理。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对待困难,用调节呼吸、降低速度、自我鼓励等方法坚持完成训练任务,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面对挑战、战胜困难,锻炼学生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品格,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提高高中体育课中抗挫折能力教学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枯燥单一技能的练习,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心理上的挑战与刺激。教师需要增加一些互动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例如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本身作为一项实践性教学的心理品质培养方法,通过攀岩、高空断桥等高空耐力性训练项目等,让学生在身心挑战的环境下学会调整、面对挑战,加强其心理抗压能力。

此外,通过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为学生们提供了真实情境下的挫折体验情景,在进行体育活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实力相当或胜者,学生一定会有战胜对手或者比赛失败这些情境的发生,教师要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正确挫折观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想一些补救的方法,增强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此外,游戏教学法也是教师可以用来鼓励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比如接力、冲关类等体育比赛的游戏活动,从而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同时,在做活动过程中的毅力就是在充满困境中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加强心理指导,建立心理支持体系

在传统体育技能的教学方式中,单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刺激相对较小,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此类方式的教学效果也会十分薄弱,需要丰富学生参加抗挫折能力训练的内容。在抗挫能力的培养方面,由于学生在抗挫过程中,有可能会采取畏缩的态度,此时可采用一些拓展训练的方式来实现该锻炼目标,可对学生进行攀登、高空断桥等项目的设置,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此外,开展一系列的运动比赛活动,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为学生创造现实情境下的挫折体验。学生在竞技中难免会遭遇强劲对手或比赛失利等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胜利与失败,使其学会总结比赛失败的原因并找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挫折抵抗能力和再次奋起的心理素质。而游戏教学法,即利用各种各样的有趣的运动会方式,例如跑接力、过障碍的比赛中,不但加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也在挑战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困难面前“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和团队意识。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积极心态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实践中重视树立榜样、积极鼓励学生,鼓励其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2]。讲述刘翔、姚明等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向学生讲述很多的体坛成功人士身后都会有失败、挫折和困难,而这些体育明星均是在失败、挫折的过程中不断拼搏、积极进取,最终战胜了失败和挫折,实现自我人生的目标、梦想。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积极正面的鼓励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挑战自我的力量和勇气,从而学会在面对挑战失败时克服消极心理,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

并且,教师情感支持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体育学习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取得一定进步或能够勇当困难时,教师应及时进行称赞并表扬,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当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失败或处于沮丧情绪中时,更应该热情地关心、倾听学生的抱怨,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失败和沮丧的原因,重新制定应对方案和重建信心。此种积极地鼓励和重视,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学生的焦虑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怀,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并拥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结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这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摸索探究出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训练方式,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白双林 . 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实践探讨 [J]. 新课程导学 ,2022,(11):37-39.

[2] 徐金 .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0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