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方伟

安徽理工学校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或低排放、高效能等显著优势,逐渐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高压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性能与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成为行业人才必备的关键技能之一。

二、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滞后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压系统不断升级迭代,新的故障类型与诊断方法层出不穷。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仍以传统燃油汽车故障诊断知识为主,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内容占比不足,且缺乏对最新技术、设备与诊断流程的介绍,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二)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故障诊断原理与实际操作技巧,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张皮”,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不佳。

(三)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实践设备数量不足、型号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学生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无法真正掌握故障诊断的核心技能与流程,难以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体系。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岗位需求

根据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与拓展能力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涵盖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原理、结构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模块重点培养学生故障诊断、设备使用等实际操作能力,拓展能力模块则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形成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及时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趋势,将最新的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设备与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增加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池管理系统故障诊断、充电系统故障诊断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以实际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项目任务,从故障现象分析、诊断方案制定到实际故障排除,全程参与。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故障诊断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操作训练。虚拟仿真教学不受时间、空间与设备限制,学生可以反复进行操作练习,熟悉各种故障诊断流程与设备使用方法,降低实践操作风险,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购置先进、齐全的实践设备,如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检测台架、故障诊断仪等。按照实际工作场景布局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实训中接触到与实际工作相同的设备与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与企业工作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选拔优秀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四、教学改革实践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作为关键实施者,其专业水准与教学能力对改革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投身行业培训,及时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新技术、新动态,参与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深入企业实践积累实战经验,以此强化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使教学内容更贴合行业实际。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凭借丰富的企业项目经验,能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故障案例、前沿诊断方法带入课堂,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实现两者深度融合,从而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目标的达成筑牢师资根基。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中,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已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能力,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此评价体系涵盖多维度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高压系统原理、故障诊断理论等知识的掌握,更着重考察实践操作能力,如故障排查、设备运用熟练度。同时,将团队协作能力纳入考量,评估学生在项目合作中的沟通、分工与配合表现。还重视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诊断思路与解决方案。评价方式上,融合教师评价的专业视角、学生自评的自我反思以及学生互评的多元观点,综合呈现学生学习成效与职业能力发展态势,为教学改革的动态调整与持续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学校肩负着培养适配行业需求专业人才的重任。鉴于当前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方法陈旧、实践环节薄弱等不足,学校需强化对相关教学改革的支持保障。一方面,在政策上,应制定鼓励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的举措。资金方面,加大投入用于实训设备更新、教学资源建设等。另一方面,积极营造专业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前沿技术讲座,拓宽学生视野。精心组织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全方位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打造优质外部环境。

五、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完善保障措施等一系列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学改革方案,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磊 , 张华 .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教学需求研究 [J]. 汽车实用技术 ,2023,48(12):197-201.

[2] 李晓燕 , 孙宇 . 基于岗位能力导向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课程教学改革 [J]. 职业 ,2022(20):73-75.

[3] 赵明辉 , 刘佳 .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时代汽车 ,2021(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