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适用性与推广路径研究
朱德跃
泰安市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改造工作刻不容缓。既有建筑数量庞大,且多数存在能耗高、能效低的问题,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特性,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应用中,存在技术选择不合理、推广困难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适用性与推广路径,对于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实现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适用性分析
1.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是建筑能量交换的关键部位,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影响显著。例如,外墙保温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适用性较强。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外墙的热量传递,降低室内热量散失,提升室内热舒适性,同时降低采暖能耗。相关数据显示,改造后建筑的采暖能耗可降低 30%-40% 。在南方地区,采用隔热涂料等外墙内保温技术,可有效阻挡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减少空调使用时长和能耗 。门窗作为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采用 Low- E 玻璃、断桥铝合金窗框等节能门窗技术,可显著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降低建筑能耗。
1.2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在住宅、酒店等建筑中应用广泛。以某既有住宅小区为例,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后,每年可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折合标准煤约 50 吨,降低了住户的热水使用成本,同时减少了碳排放。此外,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和制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在一些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中,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可使建筑的空调能耗降低 30%-50% ,有效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
1.3 智能控制系统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能够根据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建筑设备进行智能化调控,实现节能运行。例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降低电能消耗。在办公建筑中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照明能耗可降低 20%-30%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则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湿度、人员密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避免能源浪费。
二、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2.1 技术层面问题
虽然绿色建筑技术种类丰富,但部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兼容性问题。不同类型的既有建筑结构、功能和使用年限各不相同,一些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可能无法与既有建筑的原有系统有效匹配,导致改造效果不佳。例如,某些既有建筑的老旧管道系统难以适配新型高效的供热制冷设备,影响了相关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效果 。此外,部分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增加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风险 。
2.2 经济层面问题
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成本较高,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绿色建筑技术相关设备和材料的价格普遍高于传统产品,增加了前期的改造成本。例如,高性能的节能门窗、新型保温材料等价格昂贵,使得许多业主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对于一些资金实力有限的业主或企业来说,难以承担前期高额的投资成本。此外,目前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补贴力度不足,无法有效降低业主的改造成本和投资风险 。
2.3 社会层面问题
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低,也是影响其推广的重要因素。许多业主和用户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节能原理、优势和应用效果缺乏了解,对其可靠性 和安全性存在疑虑。同时,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设计、施工和运维团队,导致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如业主、物业、租户等,在改造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协调困难的问题,影响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 。
三、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推广路径
3.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重点攻克绿色建筑技术与既有建筑系统兼容性等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创新。建立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加速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 。
3.2 完善经济激励政策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例如,对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节能改造的业主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对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给予额外奖励。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支持,降低业主的融资成本。此外,建立节能服务公司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机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实现节能效益的共享,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3.3 提高社会认知与专业能力
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和节能效益,增强业主和用户对绿色建筑技术的信心 。同时,加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能力。建立绿色建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此外,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利益冲突,保障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 。
结论
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其适用性的分析可知,多种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既有建筑的节能性能。然而,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推广过程中,面临着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完善经济激励政策,提高社会认知与专业能力,构建多方协同推进的推广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有建筑的节能降耗,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
参考文献
[1] 王有为,徐伟,杨西伟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指南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2] 李百战,王勇,冯国会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现状与发展趋势 [J].建筑节能,2021, 49 (5): 45-50.
[3] 赵西安,叶浩文,金睿 。绿色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 (12):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