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推进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研究

作者

胡刘雁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河南周口 46601

引言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状况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各类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校园欺凌、火灾事故、食品安全问题、网络安全威胁等,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秩序带来严重影响。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不仅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校园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提升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校园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层分析

管理层面主要由学校设计规划,包括相关信息网络安全的安全条例、应急策略以及定期演练等管理制度。在顶层管理方面,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数据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为网络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网络安全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各单位签署目标安全责任书,夯实责任、落实到人。建设网络安全相关制度与上报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实施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的应急演练,制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计划及实施报告,寻找合作应急技术支持单位,协同企业单位技术人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责任单位网络安全管理员,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和改进措施,提升学校网络数据安全与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网络数据安全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置。

2 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教育方面

(1)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虽然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但教育内容往往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课程体系。部分安全教育仅停留在表面,如简单介绍安全知识,而未深入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原理以及应对策略。以消防安全教育为例,一些学校只是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却未讲解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特点以及如何在火灾中正确逃生等深层次知识,导致学生在实际面对火灾时可能无法有效应对。(2)教育方式单一​。目前,校园安全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例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单纯的交通规则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通过模拟交通场景、组织学生参与交通安全体验活动等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但这类教育方式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3)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在安全教育活动中,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一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对安全教育缺乏兴趣,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不明显。

2.2 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例如,门禁制度执行不严格,外来人员和车辆未经仔细登记和检查就进入校园;安全检查走过场,对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某学校曾因消防设施检查不认真,未及时发现灭火器过期问题,在一次小型火灾发生时,灭火器无法正常使用,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2)安全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包括安保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安保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能因缺乏应急处置能力而无法有效控制局面;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方面,可能因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安全风险等级,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3)校园周边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校园周边存在网吧、游戏厅、流动摊贩等场所和人员,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隐患。一些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游戏厅存在嘈杂环境和不良行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流动摊贩售卖的食品卫生状况堪忧,可能导致学生食物中毒。同时,校园周边交通状况复杂,上下学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学校与相关部门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面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管理效果不佳。

3 推进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策略

3.1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安全管理合力。例如,加强门禁管理,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和车辆登记检查制度,安保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仔细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校园设施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3.2 校园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层分析

技术层面涉及校园网络复杂环境、网络安全设备、数据资源应用、授权机制、软件系统漏洞等安全问题。一是校园网络环境复杂。校内外网络漏洞攻击频繁。二是校园网络设备安全。多层结构设备部署的服务器、交换机及终端设备等,存在产品安全、版本老旧等问题 ; 异构设备如国产与非国产设备混用,暂时难达到统一安全管理。三是数据资源应用安全。在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存储等环节,数据信息存在被篡改、泄露风险。四是授权机制安全。网络传输协议未加密、访问未授权或加密机制较弱等安全问题。五是软件系统漏洞。包括软件系统的操作系统漏洞、供应链和后门风险、系统集成交互接口的漏洞风险等。各类网络安全漏洞都成为不法分子攻击和威胁校园信息安全的突破口,给校园信息数据资产带来安全隐患。

3.3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要积极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行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流动摊贩等的监管力度,依法取缔违规经营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在上下学高峰期安排交警或安保人员疏导交通,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减速带,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安全的良好氛围。

结语

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稳定发展。面对当前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校园安全面临的形势也将不断变化,学校应持续关注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完善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适应新时代对校园安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华健 . 高校体育学习中的安全教育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21):155-156.

[2] 樊红岩 . 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探析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0(28):28-30.

[3] 李华健 .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现状及解决路径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