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

作者

白慧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第二小学 021500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对于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而党建工作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引领力,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党建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

二、“党建+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

2.1 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教育效果

小学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虽然重点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立德树人。党建工作侧重于党组织的建设、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思政教育则聚焦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将党建工作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整合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打破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打造融合互通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在党建活动中汲取教育灵感,将党的先进理论和光辉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堂,使思政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

2.2 丰富育人色彩,营造教育氛围

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入,为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带来了更多契机。党课学习、主题党日等多样化的党建活动方式,为小学思政教育内容的充实创造了条件。在党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党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以及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主题党日活动则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拓展育人平台,创造教育环境

党建工作的引领提高了党员教师、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助于小学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党建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增强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同时,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育人平台。学校可以利用党建资源,如与社区党组织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和座谈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党建+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的规范和系统的设计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欠缺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未能根据小学思政教育的特点梳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开展的相关素材。小学思政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需要采用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 。然而,一些学校在融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只是简单地将党建内容生硬地塞进思政课堂,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筛选和整合。

3.2 缺乏广泛的支持和宽阔的视野

当前,部分小学专职思政教师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难以深入浅出地进行比较和讲解。思政教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知识面 。然而,一些小学思政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导致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大打折扣,重于形式而轻于落实。

3.3 缺乏主动的创新和有效的反馈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思政教育往往仅依托于书本文字内容,缺乏鲜活性、针对性和创新性。部分学校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但实际效果甚微。一些学校在开展“党建 + 思政”活动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只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甚少。此外,对学生实际受教育的程度评估不足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四、“党建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4.1 根据学校实际打造特色课堂与活动

学校应充分利用党建工作提升思政教师的思想意识,并围绕学校的课程内容抓好抓实思政教育。具体可以通过打造红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课堂、开发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材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等方式实现。邀请社区老党员、老红军进课堂宣讲,他们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和宝贵的人生经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成立专门的思政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小组,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写融合教材,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教材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2 强化思政教师的党性素养与育人本领

提高思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党性素养是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学校应引导教师中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开展党课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 。加强党员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发挥党员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论

“党建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通过形成育人合力、丰富育人色彩以及拓展育人平台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然而,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缺乏科学规划、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创新不足等,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匀 . 小学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J]. 教育研究 ,2024(12):88 - 92.

[2] 李京 .“党建 + 思政”大格局育人实践与思考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4):45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