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跳绳运动防范小学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作者

朱庆发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第二实验学校  5283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学生的生活条件在逐步改善,与此同时因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学生面临着学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使得很多小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心理问题。通过跳绳这种全身协同性运动,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皮质醇水平,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类压力。因此,通过跳绳运动对学生心理危机科学干预,成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家庭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规则适应困难

对于初入小学的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习惯了相对自由的家庭及幼儿园环境,存在规则适应困难的问题。尤其是与幼儿园阶段熟悉的同伴分离后,很多小学生难以融入新集体,常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加之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一节课端坐在课堂,对学生注意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也会存在规则适应困难的现象。

(二)自卑敏感问题

伴随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在成绩各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很多学生会出现自卑、敏感等问题,尤其是学生不擅长的科目,会不同程度出现厌学心理,这也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

(三)学习压力较大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课程学习的节奏逐步加快,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意识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之考试、测评等综合性活动的开展,也会使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

二、跳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与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跳绳运动进行压力释放,促进学生班级融入,可将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引导学生通过跳绳来释放心理压力

跳绳作为一种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简便运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实现情感调节,释放学生不良情绪,规律性地让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对学生身上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跳绳运动调节心理压力,可以融入一些节奏游戏、闯关游戏,帮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向趣味锻炼平稳过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跳绳运动的同时聆听音乐,跟随音乐的节奏来变换跳绳的频率,实现美育、体育深度融合。教师也可以通过击鼓游戏、口令游戏,让学生进行跳绳锻炼,这些都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兴趣心理,可以在趣味跳绳中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二)开展团体模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

小学阶段跳绳运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自主独立跳绳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双人跳绳、多人协作跳绳,像车轮跳、交互跳、花样跳、八字绕绳等各类方式,为学生创造社交场景。这种团队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跳绳运动的热情,在团队配合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有效对抗孤僻。学校也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让学生组成相应的兴趣小组,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开展花样跳绳的创意编排。在团队合作中让学生将跳绳与舞蹈、音乐融合在一起,这能促进学生社交能力发展,也能在跳绳运动中增强学生心理韧性,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任务执行力。在团体活动中取得精彩表现,获得外界的肯定认可后,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为文化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关注学生健康心理营造安全教育环境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跳绳来释放心理压力,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参与空间,还要有效关注学生个性心理,让学生对跳绳的基础技能,如单摇跳绳、双摇跳绳、花样组合跳绳循序掌握。通过由易到难增强学生克服挑战的信心,并在不断的目标引领与任务挑战过程中提高学生意志力,持续地让学生进行跳绳训练,还能促进学生手脚协调能力稳步发展,增强学生前额叶皮活跃度。这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改善意志力,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教师也要引入智能化评价模式,通过 AI 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各种模式,生成一段时间的综合结果,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成绩,在不断的跳绳练习中增强学生困难挑战的勇气。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尤其是一些综合能力不是很突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在面对失误时能够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跳绳在强健身体,锻炼下肢力量,增强肺活量等方面的作用,将跳绳视作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锻炼方式,提高学生运动热情。

(四)重视家校合作给予学生积极心理暗示

好的家庭环境也是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一步。以跳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重视家校合作育人的深度落实。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进来,通过亲子跳绳的方式让学生持续锻炼,还可以配合家长会等途径来关注学生成长,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个性心理。充分运用社区公园的一些公共空间,带领孩子晚间进行趣味跳绳运动,通过一根绳索连接身体与心灵,针对孩子的精彩表现给予积极心理暗示,提高孩子心理韧性。

总之,跳绳作为一项简便易行的身心协调运动模式,能够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各类空间灵活开展,跳绳运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团队融入,塑造学生健康心态。今后教师要进一步探索跳绳运动开展的灵活方式,防范小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滕换纤. 具身认知理论下花样跳绳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养影响的实验研究 [D]. 武汉体育学院 , 2024.

[2] 江龙 . 花样跳绳运动对 11-12 岁小学生下肢爆发力与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 [D]. 广州体育学院 , 2024.

[3] 吉华成. 篮球和花样跳绳运动对水平二学生感知运动能力和运动乐趣影响的实验研究 [D]. 扬州大学 , 2024.

[4] 王蓉 . 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认知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D]. 青海师范大学 , 2024.

课题信息:顺德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专项课题 + 《跳绳运动防范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行动研究》+ 课题批准号:SDZXTY20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