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胡颖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江西省 鹰潭市 335400

引言

“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素养培育,作为新高考题型的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基于语篇理解展开合理推断与创造性表达,既检验语言能力,又促进逻辑思维与文化意识的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契合,实际操作里依旧存在着重语言而轻思维、重结果却轻过程等状况,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理念探究和策略施行两方面,研究怎样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优化读后续写教学,提高其育人成效。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读后续写教学理念探索

(一)三新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三新”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得以进一步延伸,其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在于借助语言学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读后续写作为一项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恰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

从语言能力层面考量,读后续写要求学生理解原文之后合理运用词汇与语法,突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一致性,助力学生于语篇层面达成知识迁移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思维品质层面考量,此任务并非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要求学生基于上下文逻辑去推理和想象,可切实训练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助力其在表达时学会多维度分析与综合评判。

从文化意识维度看,英语文本常常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读后续写推动学生在领会故事情境时,聚焦人物行为背后的文化成因和价值观分歧,从而在续写当中体现对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既开阔了国际视野,又强化了文化素养,谈及学习能力,续写活动要求学生持续审视语言运用的合理性,优化写作策略,且借助同伴互评和教师指导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和“三新”背景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极为相符。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读后续写教学目标定位

处于“三新”背景时,以语言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目标已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里的关键题型,教学目标应从综合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三方面重新设定,进而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增进。

从综合层面考量,教学目标既需聚焦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还需囊括逻辑思维、文本理解和文化意识等多方面能力,教师开展目标设定工作可划分成“准确表达”“逻辑连贯”“文化适切”“创新表达”四个维度,助力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同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构建完备的能力体系{1}。

从分层视角出发,教学目标要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别与发展水准,针对语言功底欠佳的学生,可将目标集中于语言精准和语篇连贯方面;针对水平优异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续写时展现合理推断与个性化表述,实施分层目标规划,既规避了“一刀切”现象,又能保障不同层次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取得进步。

基于发展的视角审视,教学目标应当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特性,起始阶段着重提升学生文本理解及模仿水平,中间阶段逐步突出逻辑推导与结构构建,后期引领学生开展创造性表达并融入文化理念,递进式的目标规划既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教师构建长期教学规划,推动学生能力不断发展。

二、读后续写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一)过程导向下的课堂教学环节优化

开展课堂教学时,以过程为导向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它着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并非只以结果为导向,在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应借助科学规划,协助学生逐步达成从理解到表达的过渡。

优化预习导入环节,教师需在课前布置与文本相关的预习工作,像搜寻背景信息、预估故事走向等,此环节既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为课堂上的续写活动筑牢根基,教师可借助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其思维活力。

语篇理解阶段的进一步深化,读后续写需以对原文的深度理解为基础,教师需引领学生聚焦文本的叙事架构、人物动因与情感波动,而非只进行语言表层的认知,借助小组探讨、角色模拟等形式,学生可更精准领会文本内涵,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

对写作构思阶段开展指导,教师可借助“情节推演图”“人物关系图”

等工具,助力学生梳理续写的逻辑线索,在这一进程中,教师不应径直给出答案,而要借助问题激发,引领学生自行思索,教师可抛出“人物可能会如何选择?”“故事结局的合理性体现在哪里?”这类问题,助力学生思维延伸。

针对语言表达环节展开训练,续写质量不光靠构思,更在于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多样,教师需依托语境,着重讲解怎样运用过渡词语、复合句结构和高级词汇,可借助范文鉴赏、仿写训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2}。

推动修改与反馈环节的实施,过程导向突出学习具有循环性,学生完成初稿后,要进行自我修正和同伴间的互评,教师要针对典型问题予以点拨,既应认可长处,又要指出缺陷,历经多轮修改打磨,学生可逐步养成优良的写作习惯并提升反思能力。

开展课堂延伸环节的拓展工作,教师能够布置拓展任务,内容与续写相关,例如把续写作品改成小剧本进行演出,也或是撰写一封以人物视角出发的信件,这些任务不但扩大了语言运用的场景范围,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精神。

(二)多元支架的构建与有效支持

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学生常遭遇语言储备匮乏、逻辑思维薄弱以及表达不流畅等状况,为助力学生攻克难关,教师要给出多元化的支撑,逐步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事项。

语言支架的搭建,教师应当为学生供给和续写相关的词汇表、句型结构与常用表达,以此减轻写作难度,在故事情节出现转变的时刻,能够给出“as a result”“unexpectedly”这类衔接词;讲解人物情感表达时,可指导学生采用“with mixed feelings”“burst into tears”等地道表达,这些语言支撑不仅助力学生达成任务,又让学生积累了实用的语言素材。

构建思维支架,教师能够打造“问题链”以启发学生思维,借助“人物的动机是什么?”“故事发展有哪些可能性?”“如何保持逻辑连贯?”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渐渐构建起完整思路,运用思维导图或者情节流程图,还可助力学生在写作前搭建整体框架。

打造情境支架,续写活动要求学生全身心融入文本情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形式,像播放相关音视频,或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融入故事情境,情境支架能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其续写更具逻辑性与感染力。

评价支架的运用,续写教学里,评价不只是对结果的检验,还是对过程的支撑,教师可给出明确的评价准则,像“内容合理”“语言准确”“结构清晰”这类,还能引导学生在互评时依照这些标准,该评价支架有助于学生确定努力方向,提高自我管控能力{3}。

聚焦情感支架,一些学生在续写时易出现焦虑或挫败情绪,教师需借助积极的反馈与鼓励,助力他们树立自信,点评过程中多凸显亮点,不要只知批评,构建支持性环境,学生在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大胆尝试表达。

对技术支架的运用,信息化浪潮中,教师可凭借智能批改软件、在线语料库等工具,及时为学生反馈情况并提供语言参考,这类技术手段不但增进了效率,又拓宽了学习途径。

结论

处于“三新”背景时,读后续写既是高考的重要考查手段,也是达成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核心素养赋予其清晰的价值指向和目标设定,促使教学超越语言范畴,拓展至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塑造,优化课堂策略与构建多元支架,为学生提供了可实践的发展路径,协助他们在真实语境中实现全面发展,未来教学应聚焦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结合,助力读后续写在提高学科育人价值方面起到更大功效。

参考文献

[1] 齐宏刚.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 ,2025,(18):105-107.

[2] 刘艳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C]// 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 . 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 会 论 文 集 . 兰 州 市 第 五 十 中 学 ;,2025:154-155.DOI:10.26914/c.cnkihy.2025.015304.

[3] 何燕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J]. 英语广场 ,2024,(05):133-136.DOI:10.16723/j.cnki.yygc.2024.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