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润心,智慧育人
张焕芳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常庄小学
在当今这个经济文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育人目标,而德育工作作为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一直被排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首。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那么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实现“德育润心,智慧育人”的德育目标呢?这就需要班主任认真探索多元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我将结合我本人的理论与实践,从以下几个维度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班风建设是打好德育工作的基石
良好的班风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一支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能够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肥沃土壤。班主任应当通过以下方式培育优良班风:首先,发挥班干部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层级分明的班级管理体系,赋予学生干部适当的职责权限,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通过定期轮换和民主选举,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在实践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其次,注重常规管理的精细化。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的特点,班主任需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明确纪律要求。可以采用“班级公约”形式,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并遵守行为规范,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律。另外,班主任还要善用集体活动强化凝聚力。组织诗歌朗诵、运动会等校级活动时,班主任应抓住教育契机,通过赛前动员、赛中鼓励、赛后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个人为班级争光”的意义。日常管理中,可设立“争夺校流动红旗”等激励机制,将德育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班级奋斗目标。
二、习惯养成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抓手
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班主任需要系统规划习惯培养体系:学习习惯方面,建立课前“三准备”制度(准备学具、准备心情、准备问题),通过儿歌、口令等形式固化流程;课中注重坐姿、举手、倾听等细节训练;课后强化书写规范和作业质量,可以采用“书写小能手”评比、优秀作业展览等方式激发动力。生活习惯培养方面,针对学生做事拖沓现象,设计“十分钟效率挑战”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整理书包比赛、课桌收纳达人评选等形式,培养他们的条理性和时间观念。特别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如对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用“小导师”结对帮扶方式,帮助其快速提高。文明礼仪教育方面,从最简单的“微笑问好”开始,到公共场所礼仪、餐桌礼仪等融入日常,分年级制定阶梯式培养目标。班主任可录制情景剧视频,呈现正反案例对比,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值得注意的是,习惯培养还需要家校协同。班主任可通过 "21 天习惯打卡“等形式,让家长参与监督反馈,形成教育合力。对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颁发”习惯进步星 " 等奖项强化正向行为。
三、因材施教是实施个性化德育的捷径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班主任必须具备洞察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采取渐进式引导。如对于“从不打招呼”的特殊生,班主任不要简单批评,而要通过深度对话了解其“不自信”的根源,量身定制适合他本人的阶段性目标,并约定基本的礼仪要求。这种尊重个性的引导远比强制命令更有效。对问题行为学生,坚持“容错—析错—改错”的教育流程。允许犯错,但必须引导反思改正。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记录错误行为及改进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转变轨迹。对屡教不改的情况,可采用“行为契约”法,明确奖惩条款,培养责任意识。对特长突出学生,要为其提供展示平台。如组织“小老师讲堂”让学科优秀生分享学习方法,既锻炼能力又培养奉献精神;选拔体育健将担任活动队长,强化团队领导力和协作意识。除此之外,班主任尤其要关注“中间群体”的隐性需求。这部分学生往往安静守纪容易被忽视,班主任可通过“心灵周记”、“愿望树洞”等方式,了解其内心想法,给予针对性指导。
四、情感联结是铺就德育入心的核心通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需搭建多元情感沟通桥梁,从而建立全方位家校联合教育机制。在每一个新学期,教师可以通过家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学生家庭结构、成长环境等基本信息。日常观察中,记录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交友情况、情绪变化等细节,形成立体认知。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班主任茶话会”的形式,以平等姿态倾听学生心声;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生日、家庭情况都熟记于心,以便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生日、进步日)给予个性化祝福,让学生感受被重视的喜悦。
五、协同育人是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有效的德育必须打破校园围墙,构建多维支持的教育系统。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争当文明小卫士,或者以班级为单位,与辖区共建单位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如慰问敬老院、文明交通劝导等社会实践;邀请警察、医生等职业人士进班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德育视野。在节假日,让学生到我们当地著名的胖东来商场研学游,通过对商品价格的了解增长数学知识;通过对胖东来商品的明码标价、质量保障,来学习著名企业家的社会担当精神,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六、积极创新评价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保障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德育工作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采用“德育积分卡”记录日常行为表现,通过“点赞墙”公示好人好事,颁发“每日之星”奖章肯定微小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行为与肯定的直接关联。其次,认真开展阶段性评价。例如每月评选“文明礼仪标兵”“环保小卫士”等专项活动,避免评价单一化;建立“成长银行”存储德育积分,可兑换特权或实物奖励,调动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期末的时候,要进行终结性评价。期末除“三好学生”等传统评优外,增设“最佳进步奖”“爱心天使奖”等特色奖项;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实践证明,多给学生以正确的肯定,积极的评价有利于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班务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能为培养正确的善恶观念,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而打好人生基础。
综上所述,德育如水,润物无声;育人如耕,智慧为耘。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与智慧并重的系统工程。通过营造良好班风、培养行为习惯、实施个性教育、建立情感联结、整合育人资源和创新评价机制等多维途径,我们能够真正实现“德育润心”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做好细致入微的“工匠”,更要成为胸怀教育理想的“农人”,以智慧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周昱 . 胖东来在中国大型商超市场寒冬中的经营策略与启示 [J].中国电子商情 . 基础电子 .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