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高程模型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纪振宝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1300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的洪水灾害威胁日益严峻。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剧增,加之城市下垫面硬化、河道被侵占等问题,使得城市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防洪规划作为应对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工程措施,降低洪水灾害风险。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地表的地形起伏特征,为城市防洪规划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将数字高程模型应用于城市防洪规划中,有助于更精确地模拟洪水演进过程、评估洪水风险,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防洪策略和措施。因此,深入探索数字高程模型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高程模型概述

2.1 基本原理

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表面。其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地面测量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将地形表面按照一定的格网或不规则三角网进行划分,每个格网单元或三角网顶点对应一个高程值,从而构建出能够反映地形起伏的数字模型。常见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式有 GRID 格式和TIN(不规则三角网)格式,GRID 格式以规则的格网形式存储高程数据,便于数据处理和分析;TIN 格式则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自适应地构建三角网,能够更好地表达地形的细节特征。

2.2 技术优势

数字高程模型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首先,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形信息,准确描述城市地形地貌的起伏变化,为洪水模拟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其次,数字高程模型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坡度、坡向、汇水面积等地形参数的计算,有助于分析洪水的流动方向和汇聚区域。再者,数字高程模型便于与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如土地利用数据、水系数据等)进行集成,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的防洪现状和潜在风险。此外,数字高程模型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地形和洪水模拟结果,使防洪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更直观地认识洪水灾害情况,辅助决策制定。

三、数字高程模型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3.1 洪水模拟

3.1.1 洪水演进模拟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再结合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我们能够对城市洪水的演进过程进行详尽的模拟分析。通过输入诸如降雨量、河道流量等关键的边界条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所提供的精确地形信息,可以模拟出洪水在城市中的扩散路径、淹没范围以及淹没深度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举个例子,在模拟一场由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情况时,数字高程模型能够精确地描绘出低洼地区是如何首先被洪水淹没的,以及洪水是如何沿着街道、河道等自然地形通道进行流动的。这种模拟结果对于规划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洪水的传播规律和动态变化。有了这些信息,规划人员就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防洪应急方案,以及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人员疏散路线,从而在洪水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2 洪水淹没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进行洪水淹没分析的关键数据基础。通过设定不同的洪水水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淹没区域,进而分析淹没面积、淹没人口和淹没财产等关键信息。例如,在某城市防洪规划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百年一遇的洪水进行淹没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哪些区域将受到洪水的威胁,以及受威胁区域内的居民数量、重要基础设施分布等情况。这些详尽的数据为防洪工程规划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决策者制定更为精确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3.2 洪水风险评估

3.2.1 风险要素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它能够为洪水风险评估提供关键的地形相关风险要素信息。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关于城市地形的详细数据,包括坡度、坡向、高程分布等关键参数。这些参数与洪水的流速、流向、淹没深度等要素紧密相关,对于理解洪水行为和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坡度较陡的区域通常意味着洪水流速会更快,这将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增加这些区域的破坏风险。另一方面,高程较低的区域更容易受到洪水的淹没,因此这些区域的风险等级相对较高。通过将数字高程模型与其他类型的数据(如人口密度、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情况等)相结合,我们可以综合分析洪水风险的各个要素,从而为洪水风险评估提供一个全面的数据支持框架。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识别高风险区域,还能指导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以减少未来洪水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3.2.2 风险等级划分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对城市洪水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洪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地形因素、洪水特征、社会经济因素等纳入评估范围,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计算结果,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洪水风险等级区域,如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这种风险等级划分有助于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城市洪水风险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洪措施和资源分配方案。

3.3 防洪工程规划设计

3.3.1 防洪堤选址与设计

在防洪堤的选址和设计过程中,数字高程模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我们可以挑选出地势较高、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这些区域能够有效地阻挡洪水的侵袭。此外,数字高程模型提供的详尽地形信息,使我们能够合理地确定防洪堤的高度、坡度以及长度,从而确保防洪堤不仅能够满足防洪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举个例子,在某河流沿岸城市的防洪堤规划项目中,通过运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细致的地形分析,我们优化了防洪堤的走向和高度设计,这不仅增强了防洪堤的防洪能力,还提升了整个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

3.3.2 排水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数字高程模型则能够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支持。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城市的排水方向和汇水区域,进而合理地规划排水管网的布局和管径大小。例如,在新城区排水系统规划的案例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我们能够使排水管网顺应地形的自然坡度,从而提高排水效率,有效降低内涝的风险。

3.4 防洪应急管理

在防洪应急管理的实践中,数字高程模型能够为应急决策提供实时且准确的信息支持。通过不断更新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洪水模拟结果,应急指挥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洪水的发展态势和影响范围,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方案和人员疏散计划。同时,数字高程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应急救援通道的通行能力,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能够顺利、及时地到达受灾区域。例如,在某次城市洪水灾害的应急处理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迅速分析出安全的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车辆通行路线,这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数字高程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数据质量问题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源于测量仪器精度不足、数据处理方法不当等多种因素,从而导致数字高程模型中出现高程异常值、数据缺失等问题。此外,由于不同来源的数据在精度、分辨率和格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带来了额外的困难。

4.1.2 模型精度问题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现有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表达复杂地形和城市微观地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模型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城市防洪规划对于精细化的需求。特别是在城市建筑物密集的区域,数字高程模型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这将直接影响洪水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城市防洪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1.3 多源数据融合问题

城市防洪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然而,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在格式、坐标系和更新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效融合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些差异和融合的困难,影响了数字高程模型与其他数据的协同应用效果,进而影响了城市防洪规划的整体效率和准确性。

4.2 对策建议

4.2.1 提高数据质量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我们必须加强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包括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例如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测量等,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质量检验和校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个机制,我们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误差校正,从而确保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4.2.2 提升模型精度

为了提升模型精度,我们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将增强模型对复杂地形和城市微观地貌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结合三维建模技术,我们可以将建筑物、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纳入数字高程模型,实现对城市地形的精细化模拟。同时,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动态更新和修正,确保模型能够反映最新的地形变化,从而提高模型的时效性和精度。

4.2.3 加强多源数据融合

为了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我们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规范不同类型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坐标系和元数据等,为多源数据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研发高效的数据融合算法和技术,实现数字高程模型与其他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协同分析。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将数字高程模型与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进行融合分析,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防洪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城市防洪规划领域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它通过在洪水模拟、洪水风险评估、防洪工程规划设计以及防洪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城市防洪规划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决策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而且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字高程模型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数据质量的不一致性、模型精度的不足以及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数字高程模型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潜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模型的精度,并加强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展望未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数字高程模型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它将为保障城市的整体安全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静 . 城市精细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D]. 西安科技大学 ,2015.

[2] 余威 , 郑瑞山 .GIS 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6,(03):170-173.

[3] 吕春英 , 佟庆远 , 李王锋 , 等 . 数字高程模型 (DEM) 的构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C]//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 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研究所 ;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研究所 ;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研究所 ;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研究所 ;,2006:8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