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

李勇 王丹丹

沈阳市聚信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环境监测工作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应用设备,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质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依靠先进科技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

一、环境监测概述

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开展时,需要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精确测定某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标志性污染物,系统地掌握该污染物的具体分布情况、演变趋势以及污染的程度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判定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的演变趋势。

环境监测即环境监测机构利用专业设备仪器对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视与测定的活动,能够准确反映监测区域环境的变化特征,了解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并准确把控环境中各种有害元素的含量,为后续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支持。环境监测涵盖环境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及生态系统等监测工作。

二、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

(一)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中,汽车、工程机械设备作为常见噪音来源。通过环境监测可为噪音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伴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固体废弃物数量正不断提高。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地监测,不仅能够了解其具体的污染情况,还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三)水污染

水污染监测时,需依据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标准。监测人员需根据水的用途,对水资源展开实时监督与控制,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保证水质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

(四)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监测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不同的控制标准。比如,对主城区与和空旷区域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时,需采取不同的监测标准。此外,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如特殊作业区。

三、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策略

(一)提升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要全面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清晰正确地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意义。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讨会,管理人员起到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研讨会,针对相关技术问题,向国家和社会提出相应程度的帮助,增强与科学技术人员间的互动交流,充分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对其提出相应要求和希望。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环境的关注力度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所以,保护环境,推动生态平衡持续长远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要不断进行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但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研发新技术,均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部门应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设置专项财政预算,成立环境监测专项资金,用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运行和技术创新。

(三)完善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

一个国家级别的环境监测网络涵盖了许多个层面的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中涉及的各项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够切实推动环境监测工作走向现代化。建立这网络主要可以发挥以下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对当前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搜寻到生态环境中现存的一些污染问题;其次,针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污染问题,能够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方案,进而提升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 优化测试技术

一般情况下,测试技术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运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数据。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在线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更新监测结果,如果监测结果出现异常,能够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人员,及时对污染进行处理。测试技术主要分为化学监测以及物理监测,需根据监测地区情况选择适用的检测技术,确保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五) 扩大相关研究范围

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要扩大研究范围,增强有毒有害物质、突发性污染物质、生态环境监测研究。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找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源,避免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威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突发性污染物质,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在环境管理中做好准备工作,加强环境监测人员沟通,调查和研究周边情况,设立紧急预案,保证其可行性,同时建立事后风险评估监测,有效控制突发性污染物质之后,科学合理地评估其风险,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四、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科学准确性,监测设备的携带将会更加便捷,操作难度也会有所降低,环境监测体系整体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环境监测技术会逐渐向现场监测技术所发展,技术人员可通过综合监测的手段掌握污染源情况,分析污染物浓度,利用现场分析及控制的方式,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此外,在未来实验室监测系统也会更加完善,技术人员可应用自动化技术对数据采集及分析过程进行优化,避免人为误差出现,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为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结束语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关键内容,环境监测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并且可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精准的数据,对实际生态环境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进而有效解决,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有力支撑我国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琳 . 生态保护视域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 2023(2):60-63.

[2] 艾石基 . 水环境监测技术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 2024(002):000.

[3] 孙艺萌 . 大数据时代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及发展探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

[4] 刚晓月 , 李秀霞 .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J]. Engineering Science Research & Application, 2023, 4(3).DOI:10.37155/2717- 5316-0403-50.

[5] 唐月孔 .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 2024, 5(23):29-31.

[6] 武今巾, 何巍伟, 袁豪. 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 , 2024, 22(7):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