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英语课程教学初探

作者

何昳竹

广州工商学院

引言

在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会计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2021-2025 年 )》着重提出要培养符合会计国际交流合作需求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兼具国际视野、专业能力、英语技能、实务经验和综合战略思维。会计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应为培养符合以上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打好坚实基础。然而,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仍在不断探索进步当中,以下从学生、教材、师资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

一、学生水平

在会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中,针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英语水平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学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英语是,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至少需要已经学习过《基础会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基本的会计学原理。在某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中,会出现学生一学期同时修《基础会计》和《会计英语》两门课程的情况,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会计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另外,学习会计专业英语需要具有一定的学术英语水平,以至少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佳。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中,特别是二本院校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为薄弱。由于词汇的储备不足以及与对句法的分析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在阅读英语文本时常常会产生阅读障碍。同时,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还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当中,普遍没有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导致上课羞于用英语回答问题,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标准。以上情况常常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乃至产生畏难情绪。

为了改变以上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考虑几点建议。首先,学院可以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公共英语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在公共英语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修完后的学期再安排学生进行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实现课程难度的有序过渡。其次,在会计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四六级英语单词的学习打卡以及长难句分析的学习打卡(如定期学习英文专业杂志的长难句分析课程),在小程序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进度等,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学习专业英语方面,教师需要强调会计专业词汇的重要性,定期抽查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掌握程度,并鼓励学生上课多多用英语开口回答问题,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材选用

教材的选用也是决定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选择教材方面,应做到难度适中,即其难度水平既能做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英语技能和拓展国际视野,又不至于太难以至于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材的内容需要保持内在逻辑的连贯性,需要与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相接轨并始终如一,避免出现教材内容有时出现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内容,有时候又出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内容的情况。其内容也需要与最新的会计准则,不应出现陈旧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准则等内容。

结合以上条件及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英语技能的要求,建议选用基于最新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内容参考国外原版会计教材、 同时不失自身特色, 融入国内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比较板块及课程思政内容的国内教材。这种教材在吸收国外教材原汁原味英语表达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外不同会计准则的比较与课程思政,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而不失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学生建立不同会计准则下的知识体系。

三、师资力量

除了学生水平和教材选用以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决定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对于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均有一定要求。在专业水平方面,要求教师既熟悉最新的国内企业会计准则,又要了解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乃至其他主流会计准则如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将不同体系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既能着重于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又能兼顾国际前沿动态的体现。在英语水平方面,要有具有熟练用双语教学的水平。要达到以上要求,教师至少需要几轮教学的经验累积,有一定时间的沉淀。而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二本院校,师资力量往往参差不齐,这导致教学效果往往难以兼顾重难点和国际前沿动态,不能达到同时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英语技能和拓展国际视野的效果。

基于上述情况,学校在培养会计英语师资力量时,首先可以优先选择具有海外留学力量的优秀青年教师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一定英语素养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方法的培训。同时也鼓励这些教师考取国外的财经领域考试证书,并鼓励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实践,比如在需要进行跨国业务、在海外上市的企业或外企、中外合资企业等企业进行实践,让实践反哺教学,在教学中凸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特色和重点。

四、双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单方面的翻译、解释会计专业术语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往往是被动、机械性地进行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对于本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国内外企业案例资料,特别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企业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也可以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兼顾英语和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中文会计知识及专业术语,接下来介绍其相关的英语表述,让学生逐步实现从已学知识到新知识的知识迁移。在介绍英语表述时,可以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同时辅以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学生互动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降低对于会计专业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五、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仍然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完善,但随着更加多元、创新的双语教学方法的应用、兼具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英语技能的师资队伍的持续壮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趋势及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发挥的大国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有希望持续进步和改善,进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的专业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薛建青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会计之友 ,2024,(21):138-143.

[2] 王尔东 . 双高背景下会计英语教学探索 [J]. 陕西教育 ( 高教 ),2022,(03):34-35.

[3] 刘璐 . 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初探 [J]. 营销界 ,2019,(29):24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