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培养小学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作者

周雯

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青云学校

去年,刚带完毕业班的我中途接手三(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该班自一年级成班以来,语文老师更换比较频繁,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尤其是在课外阅读方面,绝大部分同学都不爱看书,更没有主动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自然都很弱。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开展阅读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沉浸式地研究培养小学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陪伴学生遨游书海,只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丰富积累,积极交流,自信表达。

一、营造良好氛围,在无痕的指导下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了帮助学生捧起书本,我重视阅读教学的去功利性,使学生的阅读行为不受考试干扰,没有考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是为了丰富生活、丰厚内涵、丰满人生、丰收幸福的观念。

1.打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从看得见得环创布置,到看不见的人文环境,我要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请银幕上的“ 明星” 们帮忙。

学生们都很爱看电影,我平时看电影逛书店的时候,便留心优质资源,和家长密切联系,适时给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有配套文字出版物的电影,比如《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哈利波特》等,并请家长在假期里陪同孩子先去电影院观影,再陪孩子去书店买和电影配套的书籍,一同阅读,交流感受。有家长反应,孩子们在经历了动态的视觉冲激过后,再沉浸到静态的文字讲述中去重温影片的各种精彩,这个过程是妙不可言的。

3.开设校内“ 师生共读” 课程。

我习惯每天下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带孩子们置身图书室,徜徉书海。从不规定读什么,也没有量化的任务,是否做笔记全由学生随心而动。我只是做好榜样,携带笔墨和读书笔记本出发,到了图书室,选好自己想读的图书,就找个位置安静的坐下来,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做笔记,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时间一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便爱上了阅读。

二、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1.重视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能力的指导教学。

陪孩子们听名家朗读,给孩子们示范朗读,鼓励孩子们大声自信有创造性的朗读,引导孩子们有理有据的评价同伴朗读,肯定孩子们朗读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等。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我重视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提取关键文本信息等。

2.利用策略单元,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进行举一反三的迁移教学。以课本为依托,学习任何一种阅读策略,都从课外拓展出更多类似篇章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巩固与强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3.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学习做读书笔记。

学期开始,我拿出自己近几年的读书笔记,给学生传阅,让学生从老师干净整洁,用心摘抄或撰写地笔记中端正态度,受到启发,并在自己的阅读中养成认真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夯实输入。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的进行阅读。

晨间诵读----“ 每天从100 分开始” 、课堂赛读----“ 敢读就能红” 、一日美读----“ 我的生活我润色” 等。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才华得以尽情展现,小身躯里的读书热情也被充分激活!

2.师生共读,陪学生一同畅游文字的海洋。

在陪读过程中,我将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加强学生间阅读心得体会的交流,在课堂上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和同学一起探究阅读材料,升华自己的感情。

3.每日开展 “ 回家不忘读书” 活动。

设计专用表格,以划“ 正” 字的方式,记录我和学生是否做到每天在家读书半小时以上的情况,坚持一天画一笔,由我每天一早检查登记,登记完毕便张贴于黑板醒目处,并对连续坚持21 天的同学给予奖励。就这样,在班上营造出了一片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读书氛围。

四、重视输出,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欣赏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1.读书存折,助力我和学生成为阅读大富翁。

我和学生们各有一本小本子,一开始只是记录自己读过的书名、作者和阅读时间等简单的信息;后来,我引导学生们在上面做些摘录笔记,写些心得体会;再后来,我欢迎学生们来和我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鼓励学生把自己一些独特的阅读体验、阅读成果及阅读心得等,拿到班上与同学们分享,把学生的好想法、金点子在班上及时推广。学生人的阅读自信由此得到了强化。

2.读书检测,粗浅地聊一聊我们读书那些事儿。

为了使学生读书的热情和自觉能够持续,我特意买来了一些小礼物来奖励读书认真的学生们,有精美的书签、好吃的零食、有趣的玩具等。我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的零碎而又轻松的休息时间,笑迎前来我处做读书检测的学生,问几个和书的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聊几句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和收获,学生通过检测后,可以自行挑选一件喜欢的小奖品,并可以将通过检测的书目存入存折。

3.每月读书分享会,深入交流读书心得。

每月月底,班上学生最期待的活动莫过于形式不断翻新的读书分享会了。有时,我们办读书沙龙;有时,我们举办“ 新闻发布会” ;有时,我们划分阵营,自选盟友;还有时,我们也会一人一稿,聚焦个体⋯⋯确定了分享形式,每月共读一本书的我们还会商讨决定交流主题,讲故事比赛、演讲朗诵比赛、交流读后感、谈谈我最喜欢的人物、说说给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等,都能让我们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4.悦读展评,细品书籍带给我们的财富。

在开展“ 师生共读” 竞赛活动时,我充分利用我和孩子们那人手一本的小本子,大家没事就坐在一起,比比谁读得书多,看看谁的笔记做得最好,聊聊读书故事,谈谈读书方法,交流交流读书所得之种种。大家定期拿出自己的“ 读书存折” 和笔记本来晒一晒,赛一赛,精彩纷呈,孩子们乐此不疲。

一年来,学生们收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其精神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现在,以上策略已经在我校各班被广泛运用与推广,为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探索之路带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