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田忠
兰州市政施工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300
引言: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职责,其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精细化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已成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涉及面广、工序复杂,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极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凭经验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强调事前策划、过程控制、事后检查,将管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等手段,对人、机、料、法、环各要素实施全过程动态管控,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通病 [1]。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为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细化管理是降低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
市政道路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参建单位多,成本控制难度大。粗放管理下,各参建方配合不紧密,沟通不顺畅,进度款支付不及时,材料设备供应不稳定,返工、窝工现象频发,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精细化管理遵循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创新施工工艺、引进先进设备,完善施工组织、加强过程监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据测算,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使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降低 10% 以上,投资效益显著提升。
二、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组织体系
市政道路工程参建单位众多,涉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必须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协调、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首先,要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各参建单位共同参与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其次,管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管理小组,分别从施工技术、材料设备、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再次,明确各参建单位的权责边界,理顺管理关系,完善议事规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横向沟通,形成工作合力。最后,充分发挥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为管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组织体系高效运转。
(二)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规范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多、工艺复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为此,要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入手,分别制定全面、系统、可操作的技术标准规范。在设计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图纸质量,为施工奠定技术基础。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优选工艺流程,细化操作规程,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关键工序、核心工艺符合要求 [2]。在验收阶段,参照行业验收规范,制定针对性的验收实施细则,从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查、成品检测等方面,全面评估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还要通过宣贯培训,提高全员的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营造人人重视技术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材料设备精细化管控
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构配件种类繁多,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含量高,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必须从采购源头抓起,对材料设备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精细化管控。在采购阶段,严把供应商资质关,优选产品性能优、质量稳定的材料设备。在进场阶段,依据技术标准,从外观质量、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等方面,对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把关,剔除不合格品。在保管阶段,严格执行材料堆放规范,改善库房条件,做好防潮、防盗、防火等安全防护措施,定期盘点,杜绝变质变坏。在使用阶段,加强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性能稳定。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材料设备台账管理,及时掌控存量和使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四)严格施工过程精细化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序多、工期长、环境复杂,必须采取严密的过程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配置资源,为过程控制提供行动指南。施工中,严格执行 " 三检 " 制度,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对原材料质量、工序交接、关键部位实施重点管控,规范操作行为,消除质量隐患。针对易发多发的质量通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强化管控,遏制质量事故。同时,运用信息化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数据等信息,为过程控制提供数据支撑。一旦发现偏差,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加大竣工验收精细化管理力度
竣工验收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验收合格是市政道路工程交付使用的前提条件,必须高度重视,严把质量关。验收前,施工单位要做好自检自查,对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全面排查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到位。验收时,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要联合开展,对道路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等分部工程逐一查验,重点检查承载力、平整度、防滑性、耐久性等关键指标,确保符合规范要求。针对隐蔽工程,还应查阅施工记录和影像资料,必要时可开展钻芯取样等检测,全面评估工程质量状况。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造册,分清责任,限期整改,确保工程符合验收标准。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优劣事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便利。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亟需创新管理模式,破解质量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由之路。只有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强化全过程控制,才能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推动城市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子山 . 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J]. 工程技术研究 , 2025, 10 (01): 151-153.
[2] 刘秋茹 . 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与质量控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 (11):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