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策略
宗钰淋
山东天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生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还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挑战时,生态城市规划必将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福祉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城市生态规划现状分析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规划工作呈现出诸多问题与不足,规划理念尚未完全转变,部分地区仍延续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自然生态要素考虑不够充分。生态空间被持续挤占,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造成绿地系统破碎化、生态廊道连通性差,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规划方法有待改进,缺乏精细化的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难以准确把握城市生态特征与环境状况,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对雨水利用、垃圾分类、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设施重视不够,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加之,规划实施监管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建设行为随意性大等问题,影响规划效果。区域协同发展不足,生态空间规划缺乏整体性思维,跨区域生态要素保护与建设存在盲区,制约生态系统功能发挥。针对这些问题,亟需创新规划理念与方法,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管,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深入开展生态本底调查评估,科学划定生态控制线,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全面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通过完善规划标准体系创新实施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规划建设格局。
2 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2.1 低碳绿化体系规划
在低碳城市理念下,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其环境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区域内的碳汇效应。为提升建筑碳汇效应,进行多层次绿化体系设计,不仅限于地面绿化,还应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元化形式。其中,屋顶绿化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提供隔热效果,降低建筑能耗。垂直绿化则通过在建筑外墙上种植植被,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微气候。据研究表明,单位面积上,灌木的固碳能力通常大于乔木。但从整株来看,乔木的绿量显然大于灌木,因此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形成复合的绿化层次。同时,海绵设施设计也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设施如雨水回收系统、雨水花园等,能够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城市雨水的排放,并增加区域的碳汇效应。雨水回收系统通过收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建筑冲洗、绿化灌溉等,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雨水花园则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自然过滤作用,净化雨水,提供美观的景观效果。根据场地条件,可以设计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等海绵设施,提高雨水的渗透率和利用率。
2.2 应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具
低碳经济背景下,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降低城市各类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以及提升城市内环境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在城市发展中,水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及各项产业项目活动中的主要资源,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推进生态环保城市建设,就要积极推进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的优化建设。如,在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中,大力推广高级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等绿色污水处理技术在城市原有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2.3 建立智慧管控治理平台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在此情形下,智慧城市的版图日渐清晰,且成为各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未来的城市风貌规划中,相关部门可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将信息技术融入城市风貌规划工作当中,创设数字化城市风貌规划管控平台,并将城市规划所涉各项信息录入平台当中,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对城市规划进行模拟,这样便可以清晰地发现规划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出调整和改善,在提升城市风貌规划质效的同时,为打造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2.4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在当今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以促进低碳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市场机制以其独特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低碳环保技术的创新与普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市场机制在低碳环保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这一机制通过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并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从而激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排放超标的企业需购买额外的碳排放权以满足其生产需求,而排放量未达排放上限的企业则可以将剩余的碳排放权出售获利。这种经济利益驱动着企业主动引入与应用低碳环保技术,以实现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推广,为低碳环保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绿色债券是一种专门用于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项目的债券,其募集资金必须全部用于绿色项目,并接受独立机构的评估和监管。这些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不仅可降低低碳环保项目的融资成本,还能为环保事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促进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广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支持大量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环保项目的建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市场机制在推动低碳环保技术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市场准入门槛高、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低碳环保技术应用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等多个维度统筹考虑,通过构建完整的生态规划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空间管控机制,能够有效提升规划实施效果。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规划策略并注重各项措施之间的协同性,加强生态监测评估,持续优化规划方案,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切实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安琪 .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寻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30):10-12.
[2] 吴进 .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路径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3(22):13-15.
[3] 王晟 . 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3(S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