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

作者

李慧坤

泉州市惠安广海中学 福建省省泉州 362100

一、引言

在“双新”(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新教育理念倡导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研究“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1 改革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同时,新教育理念的融入,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创新等,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也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改革意义

改革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学生层面来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学校层面来看,能够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从社会层面来看,有利于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体育素养的公民,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三、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3.1 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热身—讲解—练习—自由活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和趣味性。例如,在教授中长跑课程时,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绕着操场跑圈,缺乏对跑步技术的详细讲解和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导致学生对中长跑课程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的目标。

3.2 对体育课缺乏正确认识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主课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量压缩体育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往往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同时,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缺乏对学生体育活动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对体育课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开展,制约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3.3 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

部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一些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实用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仍采用一些传统的、缺乏创新的游戏项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学内容的安排也缺乏系统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或无聊。

3.4 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目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和体育品德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时,只关注学生的跑步时间和速度,而忽视了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四、“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4.1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

在“双新”背景下,应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大单元教学强调以一个主题或项目为核心,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例如,在教授中长跑课程时,可以以“旅行特种兵游南昌”为主题,将中长跑技术与南昌的人文地理特色相结合,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项目。通过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中长跑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2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

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确保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教师应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家长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和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为学生购买合适的体育器材,支持学生的体育活动。

4.3 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时代感和实用性,引入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如定向运动、轮滑等。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篮球课程时,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篮球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训练和比赛活动;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开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4.4 完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体育素养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体育品德。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时,可以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在评价学生的体育品德时,可以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遵守规则等方面。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案例表明,这些改革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深入推进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兴波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D]. 苏州大学 [2025-05-12].DOI:CNKI:CDMD:2.1015.400800.

[2] 陈斌 . 基于”双新”背景下构建凸显核心素养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J]. 运动 - 休闲 : 大众体育 , 2023(14):0175-0177.

本文系 2025 年度校级课题,“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25006

作者简介:

姓名:李慧坤(1984 年4 月—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安徽省宿州市,学历:本科, 职称: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初中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