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分析
邱玉梅
辽河油田公司冷家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省盘锦市
一、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传统党建模式的局限性
形式化倾向突出:在部分油田企业基层党支部中,“重痕迹、轻实效”的现象较为普遍。“三会一课”等党建活动内容往往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难以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导致党员参与度较低。据长庆油田的调研数据显示,高达 38% 的基层党员认为当前的党建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这种形式化的党建模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还容易使党员对党建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与业务融合不足: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在油田企业中常被视为“软指标”,与生产经营工作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油田尽管通过实施“五融”党建工程来推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曾因党建工作与现场管理脱节,导致作业施工合格率未能达到 100% 的目标。这充分说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未能实现有效融合,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也制约了党建工作自身的发展。
数字化转型滞后:传统的油田企业党建工作主要依赖线下活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严重不足。相比之下,宁夏财政厅建设的“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了党建与业务数据的共享,为党建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然而,在油田企业中,类似的数字化党建案例相对较少,这种数字化转型的滞后使得党建工作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冷家油田党建工作的典型挑战
高风险作业环境:冷家油田地处辽河下游,其作业环境面临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诸多高风险因素,这对党员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 2023 年的洪灾期间,冷家油田的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奋战 72 小时,成功保障了 3400 余口油井的复产。但同时也暴露出在高风险环境下,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提升党员应急能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仍是需要持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队伍结构复杂:冷家油田的员工队伍结构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其中,“80 后”员工占比达到 45% ,劳务派遣工占比为 30% 。随着青年员工数量的增加和劳务派遣工群体的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青年员工的发展需求和心理期望。虽然冷家油田采油作业二区通过“微积分”管理,将青年员工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积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但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适应复杂队伍结构的特点,仍是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基层党建创新框架:“五维融合”模型
“五维融合”模型从组织、考核、载体、技术和文化五个维度,全面构建了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创新的实践框架。组织融合通过党小组与班组的联动,优化组织架构;考核融合将党员积分与全员绩效挂钩,完善考核机制;载体融合借助党建联盟和党员工程,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技术融合依托智慧党建平台,提升党建工作效率;文化融合通过红色教育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增强企业凝聚力。这五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四、冷家油田党建创新实践:全员“微积分”管理
(一)机制设计
责任清单化:冷家油田制定了党建责任指导卡与岗位责任指导卡,明确了党员的义务和岗位职责。采油作业二区的党员人手“两卡”,每日对照履职,这种责任清单化的管理方式,使党员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有助于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执行力,确保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积分动态化:建立“积分存单”,将党员的贡献量化为积分。例如,党员石晓光牵头攻关 10 项创新项目,创效 30 万元,在积分排名中名列前茅。通过积分动态化管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党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激励党员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激励多元化:积分与薪酬、成长、情感“三套餐”挂钩。90 后员工曹玉因积分突出获得提拔,并参与“青马工程”培训。这种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不仅从物质层面给予党员奖励,还为党员提供了职业发展机会和情感关怀,能够有效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实施路径
数字化赋能:开发“冷家党建云”系统,集成党员管理、学习、考核等功能。2023 年线上组织生活覆盖率达 95% ,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60%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党建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也为党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党员的学习和成长。
项目化攻坚:设立“书记工程”“委员项目”,将党建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任务。采油作业二区通过实施 7 个“书记工程”,成功解决了注汽站能耗高等问题。项目化攻坚的实施,使党建工作有了具体的抓手和载体,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难题的解决,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生态化协同:构建“党支部- 党小组- 党员- 群众”四级联动体系。采油 21 站党员承包偏远平台,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生产。这种生态化协同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带动群众、党组织带动全体员工的良好局面,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基层党建创新的深化路径
(一)队伍建设
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懂业务的党支部书记。油田推行“党员积分制”,提升党员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关键。通过“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党员积分制等措施,能够提高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二)考核体系重构
建立“六位一体”考评体系,将安全环保、科技创新等纳入考核。“两考”融合机制使党员贡献可量化。重构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键指标相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党员和党组织的工作绩效,引导党员和党组织围绕企业的核心目标开展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从“虚”向“实”转变,实现党建工作的价值创造。
(三)典型示范引领
推广“党员突击队”“先锋工程”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全面提升。
六、结论与展望
冷家油田的党建创新实践表明,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创新通过“五维融合”模型实现组织重构、考核创新与技术赋能。全员“微积分”管理等创新实践在提升生产指标、增强组织活力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 袁大庆 . 油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J].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