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黎思宇
大唐韩电(朝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技术以可再生、低碳和环保等优势,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还能提高能源安全性和供电的稳定性。电力系统作为能源利用的核心环节,如何高效整合和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特点
新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分布性、波动性、间歇性和环保性等特点。
1)由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新能源发电系统通常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分布式发电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长距离电力传输带来的损耗和成本。
2)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发电量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例如:风力发电受到风速变化的影响,光伏发电则受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种波动性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需要通过储能系统和灵活的控制策略进行平衡和调节。
3)除了波动性,新能源发电系统还具有间歇性,即发电量存在明显的间断性。以光伏发电为例,夜间和阴雨天气时发电量急剧下降甚至为零;风力发电在风速过低或过高时也会出现停机状态。这种间歇性要求电网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以保证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时仍能稳定供电。
2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风能发电系统
对风的动力加以利用,通过风电发电机及风电场完成风能向电能转化。因受到风的冲击,使叶片开始转动,在此驱动作用下实现风力发电机发电。风电场内部则是存在多台风力发电机,通常选在高地势及风资源丰富的区域建立风电场,以提升风电场内发电系统运行效率。例如,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利用传感器监测风向,并根据风向传感器所反馈的信号调整风力发电机组的定位角度,使其一直保持面向风向的状态,以提高风能利用效率。或者通过控制风力发电机组转速,防止风能发电系统运行过载,增强运行稳定性。
2.2 海洋能发电
海洋能发电是利用海洋中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和温差能等自然资源进行电力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能将海洋的机械能和热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形式包括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流发电和温差发电。潮汐发电利用潮汐水位的周期性变化驱动水轮机发电;波浪发电通过波浪的机械能驱动发电机;海流发电利用海洋流动的水流能量;温差发电则依靠海水表层与深层的温度差异进行热能转换。海洋能发电技术的产生源于对丰富的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71% ,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潜力。面对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能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的清洁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潮汐发电领域,法国于 1966 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规模潮汐发电站——朗斯潮汐电站,标志着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初步应用。20 世纪末,随着材料科学、海洋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波浪发电、海流发电和温差发电等新型海洋能发电技术逐渐得到发展。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能发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性能优良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和系统。现阶段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情况逐步改善,但海洋能发电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技术成本高、设备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环境影响评估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应用的推进,海洋能发电有望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水能发电系统
对水流的动能进行利用,水力发电是现阶段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发电形式,涡轮机在水流驱动下带动发电机,完成水流动能向电能转化。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等均属于水能发电系统。例如,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收集和储存潮汐能,提升潮汐能利用率;或者实时监测潮汐能变化情况,为发电设备运行方式调整提供齡依据 ∗ 弾化潮汐能发电稳定性。
2.4 地热能发电
地热能发电主要依赖于地球内部的高温地热资源,通过钻井提取地下热水或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它不受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能够提供持续的基荷电力供应。根据地热资源的温度和性质,地热能发电可分为干蒸汽发电、闪蒸发电和二元循环发电三种主要形式。干蒸汽发电利用高温蒸汽直接驱动汽轮机;闪蒸发电将高温高压地热流体减压蒸发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二元循环发电则利用中低温地热流体,通过工质循环换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地热能是一种稳定的能源来源,地热发电厂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征用和资源开发,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类发电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有地热资源勘探、井场开发、热能提取和电力生产四个主要环节。第一,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确定地下高温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井场开发提供依据。第二,通过钻井技术开发地热井,建立地热生产和回灌系统,在热能提取阶段,利用高效换热设备和热力循环系统,将地热流体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第三,输变电系统将地热发电厂生产的电力输送到电网,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2.5 光电式 LED 技术
光电式 LED 灯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和 LED 照明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灯具,能够实现电能和光源的相互转化。这两种技术的融合,可以在保持现有 LED 灯具能量消耗较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 LED 灯具的发光效率和光照质量。LED 照明和光伏发电都离不开直流电,因此光电式 LED 灯可以放弃一般 LED 灯需要的变频器和其他能源变换装置,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相较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光电式LED 灯的能效更高,能够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减少能量浪费,光电式LED 灯的使用寿命远超10000h,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发电技术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完善政策支持和提升系统集成能力,我国有望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比重,推动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整体而言,新能源发电技术通过优化调度和能量管理,有效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澄海 . 新能源预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推广 [J]. 甘肃省 , 兰州大学 ,2022-08-29.
[2] 郭虎祥 , 张璐 . 我国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能源与环境 ,2021,(06):46-48.
[3] 王恩博 . 中国将在“双碳”之路上实现能源平稳转型 [J]. 新能源科技 ,2021,(12):12+16.
[4] 绿 色 节 能 技 术 研 究 开 发 与 推 广 应 用 [J]. 中 国 设 备 工程 ,2020,(S1):130-133.
[5] 王立平 .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 [J]. 电子世界 ,2020,(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