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张敏
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 0111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各级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在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特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1.1 核心素养的概述
1.1.1 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的定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一般来说,它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个体应具备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换句话说,核心素养不仅强调知识的积累,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的运用。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力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这些核心能力,以便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
1.1.2 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有效解决。这对于边境地区的高中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面临着知识资源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的挑战。其次,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更加成熟和丰富,这对于未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最后,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变化,还能在未来的挑战中成为主要推动者。
1.2 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1.2.1 教学资源与环境分析
边境地区的教学资源往往面临短缺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育投资相对较少,导致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材料。例如,许多学校缺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足够的英语读物,这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由于师资队伍的不均衡,边境地区的英语教师往往专业背景不够扎实,加上英语使用环境有限,使得学生在课堂以外缺乏实践的机会。这种环境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2.2 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在边境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由于接触外语的机会较少,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低于城市地区的同龄人。另外,由于英语学习的动机不足,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难度感到沮丧,缺乏持续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家庭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影响。一些学生的家庭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课外辅导和支持,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面临更大的困难。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框架
2.1 教学目标的明确
2.1.1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关注学生应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文化知识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设定具体的知识点,例如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一定数量的主题词汇和句型,探索与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石。
2.1.2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则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外语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跨文化交流、外籍教师的讲座或英语角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及世界观,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联结。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树立持续学习的信念,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2.2.1 语言知识的渗透
语言知识的渗透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关注基础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通过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可以增强学习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例如,在教授特定词汇时,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这些词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学习、情境演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2 文化背景的融入
文化背景的融入同样不可或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掌握其语法和词汇,更是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氛围。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和价值观。例如,可以利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等素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3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
2.3.1 交互式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法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互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真实的交流中增强听力理解能力。这种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协作,比如就某一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辩论或提出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线上讨论平台和社交媒体,促进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广泛的交流。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社交能力。
2.3.2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真实的项目来促进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最终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成果。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让他们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制作报告或进行展示。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
三、总结
本研究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边境地区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分析了当前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等现状,提出明确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创新交互式与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边境地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区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推动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落实。
参考文献;
[1] 雷林苗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J]. 高考 ,2025,(13):92-94.
[2] 韦红梅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J]. 英语画刊 ( 高中版 ),2025,(11):88-90.
[3] 宋学仕 .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逆向教学设计路径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5,(06):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