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李桂芳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古交市第一中学校 030200
引言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化学学科思维不仅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更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场景,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思维潜能。通过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升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中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知识的抽象性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验等相关的化学情境,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化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引入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实例,通过实际情境展示反应速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反应速率以提高生产效益。这种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思维训练平台。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运用分析、综合、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情境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实验条件、仪器选择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差等多种因素,通过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长期的情境教学实践,学生能够逐步构建系统的化学思维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生活情境的导入策略
生活情境是学生最为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情境类型,将其引入高中化学教学,能够有效拉近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入手,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水的净化过程、电池的工作原理等,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化学问题。例如,在讲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教师可以以“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而纯净水几乎无味”为导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溶液中离子的形成与导电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导入,学生能够迅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其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通过观察厨房中的食醋挥发、铁锅生锈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并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实验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结论。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对比实验,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并通过对比和推理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促进了其科学探究思维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差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题情境的引导与拓展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最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部分。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化学平衡”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从基础知识逐步过渡到应用分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化学平衡的本质和规律。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例如通过讨论“勒夏特列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的概念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使其具有特定的性能?”这样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与拓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发展。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学科思维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合理运用生活情境、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等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世梅 .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10):146-148.
[2] 张倩 .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下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研究 [D]. 山西师范大学 ,2021.
[3] 陈美奇 . 高中化学情境素材的有效性研究 [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