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标杆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探析

作者

于晓明

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新疆北屯市 836099

引言

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工作中,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企业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标杆法应用于建筑企业,对其质量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施工企业,应主动向标杆企业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对自身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改进,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以达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的优势和亮点

1.1. 引领行业发展

以标杆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战略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战略有助于施工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对自身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一标准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走上正轨,从而提升企业的总体素质,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比如,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标杆,从其成功经验中吸取教训,掌握其核心内涵,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通过学习和运用,企业可以逐渐接近乃至超过某个产业的基准,从而成为该产业中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其它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1.2. 促进行业合作与共赢

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可以促进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通过搭建行业信息交换平台,促进企业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不断进步。首先,这一战略是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共享,发挥其专长,共同提升工程质量。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联盟、协会等多种方式来发展和普及质量管理的经验。其次,标杆法可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能力。通过制订行业规范,吸收先进经验,促进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素质。同时,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学习,提高整体产业的品质,达到双赢的局面。

2. 标杆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2.1. 注重人才培养培训

标杆法下的人才培养与训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质量的认识,增强员工的专业技术,增强工作热情,提升员工的创造性。首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通过组织品质管理方面的培训,邀请行业内的杰出人士来分享他们的品质知识,提高他们的品质意识。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各类技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向。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与晋升体系,使员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为员工提供激励与提升的渠道,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同时,还应为员工创造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目标。

2.2. 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计划

要想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建立一套以标杆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它包括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检验实施、质量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比如,企业应该根据行业标准项目的要求,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质量都有了可操作的依据。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对质量标准进行阶段性的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它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建立以分阶段随机抽查为基础的质量检测机制,建立专业检测团队,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项目进行全面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做好记录和分析,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企业应当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等手段,客观、准确地评估项目质量,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公平,并能为改善项目质量提供依据,为企业质量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根据质量评价的结果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提高;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同时,也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思维,以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2.3. 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在这种标准管理方式下,企业应当主动向企业引进有关的先进技术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应积极引入 BIM 技术,构建 BIM 应用平台,使企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而,企业应积极将六西格玛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从而形成一套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当积极推进 ISO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将其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更快地与世界接轨,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2.4. 实施供应商与合作伙伴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对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供应商和合作者的质量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建立健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评价体系,从资质审查、能力评估、历史业绩考察、信誉评估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只有具备相应的资质、技术实力和信誉都很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合作对象;通过共同制定质量标准要求,共享质量信息,协同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等手段,可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供应商进行阶段性的评审,以保证他们的产品及服务达到企业的要求。评价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并对评价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淘汰;对表现优秀的合作伙伴,企业将提供更多业务上的支持与合作;企业要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交流,对质量问题的改进意见进行及时的反馈,定期召开质量会议、互访交流,可以让彼此对彼此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质量管理状况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起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持续改善,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标杆管理模式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思路。通过对标杆企业的学习,建筑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还能在行业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标杆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李祯 . 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J]. 砖瓦 ,2023,(05):92-94.

[2] 初宇鹏 . 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创新管理方法 [J]. 砖瓦 ,2022,(10):107-109.

[3] 许珈欢 .EPC 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2,(25):10-12.

[4] 李静 .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居业 ,2019,(09):163+165.

[5] 张涛 .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J]. 江西建材 ,2019,(0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