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及康复效果研究
马宇佳
海宁市中医院 浙江海宁 314400
引言
骨科疾病以创伤性骨折、关节疾病及脊柱病变为主,其治疗多依赖手术、牵引及康复训练。随着微创技术和康复理念的发展,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但其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却日益突出,如坠床、压疮、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问题。传统护理模式多注重基础护理与医嘱执行,对患者心理、康复训练和安全风险识别重视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骨科护理的需求。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多维度、全过程的护理模式,涵盖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功能锻炼指导及环境管理等环节。本文拟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某院骨科住院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 21~75 岁,平均( 48.2±11.3 )岁;病种包括四肢骨折 40 例、髋膝关节置换 12 例、脊柱疾病 8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 22~76 岁,平均(47.9±11.7)岁;病种构成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符合《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确诊;(2)接受手术或保守治疗后进入康复阶段,需持续住院护理者;(3)具备完整的临床及护理记录,能够保证研究资料的完整性与可靠性;(4)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方案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包括:(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可能影响康复进程及护理效果评估者;(2)伴有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无法配合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者;(3)依从性较差,或在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导致数据无法完整收集者;(4)存在恶性肿瘤或其他影响预后的严重基础疾病者。通过严格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设定,确保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结果的科学性。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医嘱执行、饮食护理及基础康复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
(1)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压疮、静脉血栓等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防范措施。
(2)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开展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
(3)康复训练指导:术后根据病情制定分阶段康复训练方案,护士进行一对一指导,避免过度或不足锻炼。
(4)健康教育:利用图文资料、视频及床旁指导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康复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
(5)环境与生活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合理饮食、改善睡眠。
(6)护理记录与持续改进:建立护理质量追踪表,定期回顾和改进护理计划。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价:(1)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重点监测住院期间患者发生的坠床、压疮、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安全隐患事件,并结合护理记录表进行统计,以反映护理干预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2)康复效果:采用国际公认的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与功能恢复情况;使用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如厕、行走等方面;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低代表疼痛缓解效果越好。(3)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以综合反映护理干预对患者安全与康复质量的影响。(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类,并计算总满意度,以衡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感受与认可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 Ωn(Ω%Ω) )表示,组间比较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 5.0% (3/60),对照组为 20.0% (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14 , P=0.013 )。
2.2 康复效果比较
(1)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 85.7±6.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78.3±7.1 )分( P<0.05 )。
(2)生活自理能力:观察组 Barthel 指数( 91.5±5.8 )分,对照组( 84.2±6.5 )分( P<0.05 )。
(3)疼痛程度:观察组VAS评分( 2.3±0.9 )分,对照组( 3.6±1.2 )分( P<0.05 )。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7% (4/60),对照组为 21.7% (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76 , P=0.016 )。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 95.0% (57/60),对照组为 80.0% (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Ω2=6.231 , P=0.012 )。
3 讨论
骨科患者因损伤严重、制动时间长、康复周期复杂,极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传统护理模式往往仅关注疾病治疗,忽视了心理支持与康复训练的系统性,从而导致并发症频发、康复进展缓慢。综合护理干预以“以患者为中心”为理念,强调从安全风险识别到心理、康复及生活全方位的护理支持,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坠床、压疮、感染及静脉血栓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康复效果方面,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疼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其在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减少坠床、压疮、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风险事件,同时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疼痛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本研究还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骨科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与传统护理相比,综合护理模式更注重全过程、全方位的干预,不仅加强了风险管理,也强调了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从而实现了临床效果和人文关怀的双重提升。虽然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等不足,但其结果为进一步推广综合护理干预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韩智慧 , 付静 , 李娜 , 等 .DEU 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在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45(S2):63- 66.
[2] 刘静平 , 张丹 . 评《骨科患者快速康复全过程护理案例》风险评估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J]. 临床误诊误治 ,2023,36(8):I0005- I0005.
[3] 滕思思 , 刘小艳 , 徐倩 . 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预防策略研究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4,21(17):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