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自主发展 培养习惯—高一学生习惯培养之我见
肖祥标
湖南省洞口县创新高级中学 422300
我在班级管理中,贯穿“高一抓习惯、高二抓成绩,高三抓高考”主线。本文主要是阐述高一班级管理中,我是怎样抓学生的习惯形成,以利于高二、高三的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教育的过程就是习惯培养的过程。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培养习惯”的教育原则,把一个个次品( 智育不好者)、废品( 身体不好者)和危险品 ( 德育不好者 ) 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具体说来,我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咬定德育不放松— 道德习惯培养是根本
未来教育的挑战不是人工智能,而是道德问题。现在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性和崇高思想品德的创新人才?
基于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放在首位,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抓落实了“德育三条线”体系,即:学科德育线、活动德育线和环境德育线。
1、学科德育线
在英语新教材的常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科的德育渗透。通过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洋为中用的深刻含义。有选择性的吸取外国的先进科学知识,剔掉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的一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热情。
2、活动德育线
我首先在班上开展“五常十心”德育教育活动,从“仁、义、礼、智、信”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从“责任心、爱心、孝心、热心、关心、痛心、良心、信心、恒心、专心”十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制定了“五常十心”教育实施方案,坚持每个月有一项专题内容。通过“五常十心”教育,培养了学生“国家兴亡、学校兴衰、班级好坏,我的责任”的积极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了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他人痛苦的崇高思想品德,同时培养了学生疾首不正之风、坏人坏事的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次,我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实行了全方位的承包责任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意课外体育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周六自主活动课,我要求全班同学都参加长跑,男同学要求跑1200 米,女同学跑800 米之后,再参加各自的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经常开展一些组与组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提高了心理承受力,激发了其进取性和培养了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风貌;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其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等。总之,他们的体质、终身体育意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都会在班级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为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利用班团课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
3、环境德育线
环境对人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用说教无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尽量创造优雅美丽的学习、生活空间,营造一种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美、雅的陶熏,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从而健康、全面成长。
我在高一伊始就确立班规、班训、班级奋斗目标、班风标准。
班规:“在规定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情,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实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目标”,要学生明鉴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
班训:“以德立身、以才树人”。意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同时突出了“德育为首、教育为主、全面育人、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
班风标准:“团结、进取、自主、自信、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意在把我班建设成为一个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集体,把我班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奋斗目标:“一年翻身,两载称雄,三年争霸。”并在各个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略施压力,目标激励,意在养成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行为习惯。
我组织学生搞起了“寝室文化”,让学生在寝室文化中健康成长。寝室环境的美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同时使学生生活在一种团结奋进、勃勃向上的氛围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我十分注意学生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对这些采取专人专项负责。我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寝室文化建设中,尝试寝室文明小区建设,使寝室里呈现出一种团结、乐观、上进文明的精神风貌,让寝室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教室四周,我挂上了革命领袖和科学家的图片,组织学习其先进事迹,召开主题班会,使学生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化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与此同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带一盆花草摆放教室,各自护理自己的花草,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审美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美化了教室环境。
我要求每个学生桌面右上端统一设置一个长 6cm、宽 6.18cm 的座右铭。座右铭的内容包括:①我最尊敬的人;②我的奋斗目标; ③ 我的竞争对手;④格言或警句;⑤我的责任范围。使学生时刻牢记最尊敬的人的教导,牢记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刻提醒自己,时刻明确自己的责任
范围,增强责任心。
黑板上每天由班主任助理写有一、两句催人奋发向上的警句、格言,并要求学生抄好,细心体味其风韵与含义。
二、狠抓学习不动摇— 学习习惯培养是核心
当今社会信息化,AI 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不可能让学生学到那么多,他们走入社会之后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自己能够不断地去获取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我在班级管理中,狠抓了学习不动摇。当然这个“抓”,不是死死捆住学生,使学生死记硬背,沉溺在题海和疲劳战术中,而是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卷”起来。
在实践中,我引进了竞争机制,实行学科竞赛,并实行竞争对手制,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在班上找个实力相当或强手做为自己的竞争对象,写在座右铭上。此外,我们还实行了学科承包制,各个小组的数学、物理、英语学科由学科承包制负责组织培训,复习和超前学习,利用自习课时间讲解习题,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解决问题。实施“75321”每日清,每天晚自习下课前10 分钟,由各小组长检查落实,假期上传给班主任,由班主任亲自检查落实。实施学习“三定法”,假期的“9 点专练”,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激发学生超越自我,增强学生的信心,学会求知,我在班上实施了“高效学习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由学生确立目标,并想方设法在一天之内解决问题,比如:在高效学习日里,某学生确立了目标,语、数、外、物、化、政、生、历、地等各要弄懂几个问题,写在纸上,然后抓紧一天时间问老师、问同学、跑阅览室,自觉把问题弄清。一天下来,同学们觉得收获大,达到了高效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学会求知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们确立了学习成绩目标管理制度,由学生自我预测分数,确立奋斗目标,由学习部长督促检查,学科承包人对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辅导,再由科代表出题补测,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最终达到目标。
我们利用班团队活动课时间,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学习方法。同时,聘请优秀校友进行学习方法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常抓课外活动不松懈— 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重课外活动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所显示出的独特优势,更尝到了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整体推动素质教育的甜头。周六自主学习时间,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蓝球队、书法小组、棋艺队、文艺小组、科技小队、通讯组等特长小组,各组都有活动章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持久、科学地开展课外活动,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众多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争取胜利的勇气和信心,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责任感、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常抓课外活动,对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我班学习的学生,渐渐地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精神面孔:求知欲强,心理素质稳定;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承受挫折;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逐步学会控制自我的言行,调节自我情绪,形成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性格开朗、合群,对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性格、情操、兴趣、拼搏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德育、智育弱势群体不能忽视
一个班集体,往往存在“一粒老鼠屎,破坏一锅汤”的现象。对这些德育、智育弱势群体,我们习惯谓之“双差生”的转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教师的良知告诉我:这批学生是不能放弃的,而是要努力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要消除其不良习惯,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在具体实践中,我既坚持了英才教育思想,同时,在差生转化中狠下功夫,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每个人都达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首先,要尊重他们,要他们得到公平的对待。我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从不以学习成绩好而一“好”代“三好”,也不以学生成绩差而一“差”代“百差”,我对他们是一视同,从不歧视,冷漠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而是给他们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关心,用真心实爱去感化他们,去想他们的好处,寻找其闪光点。在他们刚有好习惯的苗头时,我就及时鼓励他们来强化教育效果。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收到良效。 ① 环境影响法,用美丽的自然环境去净化思想,用人为环境来塑造灵魂;②激励法:找其闪光点及时鼓励,勉其上进,全面发展; ③ 激将法;④书信法; ⑤ 球棋法; ⑥ “治病救人周”法; ⑦ 以优导劣法;⑧ 心理教育法。
通过实施这些方法,差生大多能振作精神,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再根据其爱好和兴趣鼓励其参加各科特长组,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发展到自己真正的水平。
由于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高一所带的5122 班进步很大:我班35 个学生,中考有18 人未上某重点中学分数线,期末县联考人评分只比该学校差3 分多,比本县另一所省重点中学高60 多分。入学成绩,本班仅4 人进入全县前1000 名,本次联考,我班有27 人进入了全县1000 名。一年来的班级管理,我的感觉是:学生只要形成了习惯,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