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埔传统小食文化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作者

罗智武

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广东  梅州 514299

引言

大埔的小吃文化是粤东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之一,它历经百年发展的餐饮文化,具有很多餐饮文化风貌。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当地传统的美食文化也即将面临着“消亡”的风险。因此,将当地传统文化融入大埔本地中小学的美育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让学生融入传统小吃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库,能够学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自信。该研究目的就是探析如何在大埔本地中小学美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并实践大埔传统小吃文化,给出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

1、大埔传统小食文化在中小学美育课程中的现状

1.1 大埔传统小食文化的教育价值未充分挖掘

大埔当地的小吃文化作为一种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饮食文化的民间美术,本身除了体现高超的饮食技术外,还有很多历史的、民间风俗以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基础作为其自身的基础。但是当代中小学校所开设的美育课程中却没有很好地将这种文化体现出来,当地中小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还是来自于西方艺术及其知识方面的普及,并且这些课程对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小吃文化却较少提及。尤其是在大埔等地,这种当地特色小吃文化极为丰富,其中不仅有当地历史和地理的背景体现,也有当地一些家庭生活习惯及人文思想的反映,但是在此前的美育课程设置框架内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设置,只是零碎地分散地出现于一些零散的学习活动中。

1.2 学生对传统小食文化认知不足

对于传统美食文化缺乏认知的理解不足,这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又一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饮食文化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美食正在被现代化的饮食所取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不到或了解传统美食小吃,往往对外来快餐产品有更多的认知,同时现行的教育也未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以及现代化科研的学习。

在大埔辖区内,地方美食是一种区域性文化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教育及历史文化价值。“沙琪玛”就是大埔当地的小吃,在明清时期较为普遍,表现了当时当地人的生存状态与文化观念等。而学生们对于这样当地传统的零食习惯于对口感的体会,忽略了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和社会的功能。因此,在认识到当地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的同时也对地方的传统文化存在不尊重。因此,增强学生们对传统小吃的区域文化的认识,加强学生们的文化责任感意识与自豪感,已是现阶段美术教学的要点。

2、大埔传统小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育课程的解决策略

2.1 丰富课程内容,拓展传统小食文化的教育价值

想要在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达到真正传授、弘扬大埔传统美食文化的目的,首先需要提高大埔传统美食类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不仅需要向学生教授与食物科学有关的知识,更需要通过展现大埔传统食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制作过程、地域特色等各方面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并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可以向学生普及有关古代食物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与当地社区活动密不可分的生活实践。

其次,学校可以在主题课程、传统文化讲座、烹饪技能比赛等课外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传统小吃文化的教学活动,譬如邀请传统小吃制作技师或是民俗研究员到学校讲解传统小吃是如何制作的以及传统小吃背后的故事,在实际操作与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从眼观之、亲手做之上都能提升学生对传统小吃文化中的文化、美育素养,扩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种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成除了在理论概念层面去体会认识传统小吃文化外,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

2.2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在大埔中学、小学,将当地小吃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因有创意思维,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及兴趣会直线下降,在讲授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以内容的乏味及形式的无聊而难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所以为了让学生的参与感得到提升以及对地方文化有接纳感,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

2.3 推进家校合作,构建全面的教育支持体系

在家校合作的前提下将大埔传统小食文化融入美育课堂。家庭是孩子对文化知识最先的了解过程,学校的美育课堂肩负着教育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的重任,因此,家庭的参与及学校的支持都是必需的。

针对传承传统饮食文化这一点,可以利用家长会这一平台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相关方式让家长参与进来。我们也可以讲出自己的家乡特色小吃背后的故事,同时制定亲子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盟系统;此外,还可以开展传统饮食文化的讲座或者邀请地方知名的大厨亲临学校开展现场教学,从而提升家长关于传统饮食文化的意识、重视程度,更好地发挥其家教指导作用。

结语

从大埔地方传统的饮食文化传承教育入手,是在中小学开展美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埔传统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而在开展传承和弘扬传统地方特色文化饮食的中小学美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应丰富美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转变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推进中小学美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可推进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网络工作和各小学与当地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联建单位建设,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共同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在中小学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包括艺术上的和谐与团结等。

参考文献

[1] 刘鹏飞 ; 张永清 . 地方文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J]. 文化与教育 ,2023(5): 48-51.

[2] 陈新明 ; 李志强 . 传统小食文化与地方教育的结合探讨 [J]. 教育发展研究 , 2022(11): 123-126.

[3] 王小敏 . 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2):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