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小学高段古诗词群文教学研究

作者

肖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雅居乐小学 517000

关键字:“三位一体”;小学高段;古诗词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小学高段开展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意义重大。“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强调精读、略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为古诗词群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群文教学打破单篇教学的局限,以多篇古诗词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对比、整合中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与魅力。

一、“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下小学高段古诗词群文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知识积累

传统单篇古诗词教学内容有限,学生接触的诗词数量不足。群文教学则能在同一主题或线索下,将多篇古诗词集中呈现。例如在学习送别主题时,可将《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等整合在一起。学生在一次教学活动中能学习到不同诗人笔下的送别场景与情感表达,极大地丰富了古诗词知识储备,拓展了文学视野。

(二)提升阅读能力

群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多篇诗词中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学生需要从不同诗词的字词、意境、情感等方面去探究差异与共性。如在对比《望天门山》与《望洞庭》时,学生要思考李白与刘禹锡描写山水时在手法与风格上的不同。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使学生阅读能力从浅层次向深层次迈进。

(三)增强文化感悟

古诗词承载深厚文化底蕴,涵盖古代生活、民俗及价值观等领域。群文教学让学生借不同诗词全方位感知古代文化。以传统节日诗词群学习为例,如春节诗词,展现出人们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场景,学生从中知晓古人春节贴桃符辟邪祈福习俗。中秋诗词描绘人们赏月画面,反映中秋赏月传统,体现古人对月圆人团圆的期盼及对亲情的重视。重阳诗词呈现人们登高、身插茱萸情景,传递出重阳登高、插茱萸驱邪避灾习俗及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通过对这些诗词学习,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丰富内涵与悠久历史,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得以增强。

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小学高段古诗词群文教学实施策略

(一)科学选文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明确主题,古诗词群文教学应围绕单元主题选材。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多彩的活动”为主题,可选取《观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表现古代活动场景的诗词,与单元内现代文阅读相呼应,强化主题理解。诗词之间可在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关联。选择描写四季的诗词群时,既有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春日》,又有体现秋天萧瑟的《秋词》,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季节在诗词中的呈现方式。考虑小学高段学生认知水平,选文难度要适中。既要有通俗易懂如《所见》这样的诗词,也要有像《石灰吟》这类蕴含一定哲理,需要深入思考的诗词,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在学习思乡主题诗词群时,提问“这些诗词中分别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诗词中寻找答案,促进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词。如在分析诗词艺术特色时,小组讨论“《出师表》与《示儿》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异同?”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完善对诗词的理解,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在教授边塞诗词群时,播放边塞风光视频,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边塞生活,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戍边将士的情感。

三、小学高段古诗词群文教学实践案例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熟练背诵并理解所选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不同诗词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取《过零丁洋》《示儿》《我爱这土地》(现代诗,拓展学生对爱国情感多元表达的认知)三首诗词。

(三)教学过程

通过讲述古代爱国故事,引出“爱国情怀”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自由朗读三首诗词,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词节奏与情感基调。逐首分析诗词内容。如学习《过零丁洋》,理解诗句含义,探讨文天祥在诗中展现的高尚气节与爱国精神。对比三首诗词。从表达情感的直接与含蓄、运用的意象、创作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不同时代的爱国诗词在情感表达上为何会有差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爱国诗词,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整理,制作手抄报。教师总结三首诗词的重点,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思考与进步,提出改进建议。

结论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小学高段古诗词群文教学,为古诗词教学注入了新活力。通过科学选文与多样化教学方法,能有效丰富学生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文化感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让古诗词群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学生在古诗词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郭永胜. 群诗共赏,领悟古诗词魅力——以小学语文《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从军行》古诗群文教学为例 [J]. 新课程 , 2023, (27): 109-111.

[2] 周婕 . 小学古诗词教学群文阅读组文方法 [J]. 考试与评价 , 2021,(04): 39.

注:本文系河源市 2024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hy240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