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作者

丁玲莉

浙江建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经济、科技、建设项目等多方面领域都发生了一定改变,面对时代的发展,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也变得复杂起来。现如今,有很多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在进行决算时会出现超概算和工程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没有控制好,只偏重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并没有落实到工程整个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会导致决算超过目标控制,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那么怎样有效地让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就要必须落实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强化全过程造价动态化控制,重点控制阶段主要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其次是发承包阶段。本文就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提出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策略。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和科学化地对项目的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变更管理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控,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优化。在项目决策阶段,需通过价值工程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施工阶段则需建立 BIM-5D 成本动态监控体系,避免因为不当决策导致成本超支或者质量问题;而在竣工验收后,还需要做好结算与决算工作,并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未来类似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全过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控制成本开支,其复杂性体现在3 方面:1)跨阶段协同(决策 -设计 - 施工 - 运维)。2)多主体交互(业主 - 设计 - 施工 - 监理)。3)动态风险管控(市场波动 - 设计变更 - 政策调整)。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执行各项措施,并不断改进完善机制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资金配置目标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全过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欠缺

造价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经济学、建筑学、项目管理等,但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在这些领域的知识储备不够全面,导致在编制预算、估算时出现偏差。例如,在现场建设阶段,造价管理人员由于对施工工艺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造成预算超支或工期延误。造价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作,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如果与其他部门沟通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则将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与设计部门沟通时,造价管理人员由于对设计意图理解不充分,致使预算编制与设计方案不符,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

2.2 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

虽然很多工程管理者在思想上开始认识到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的意义,但在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而影响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在思想上轻视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不能够从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上进行重点控制。发承包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不严谨,工作做的不实、不细。施工材料管理容易出现问题,则会影响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存在材料储存不当、材料浪费等,从而引发造价变化。施工阶段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未能按照规范施工或技术方案运用不当等,都会造成造价增加,影响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3.1 全面落实管理与控制理念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制定出合理且符合当前实际工程项目需求的工程造价方案及施工计划。在应用这些计划与方案的同时,应当加强对管理者管理控制理念的重视力度,从而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将此理念充分、全面地落实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有效合理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变成大部分企业建筑的重要模式,为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创建了全方位的发展空间。尽管在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应融合国内外管理制度,结合 ISO21500 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GB/T51095-2015),构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为后续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指导。

3.2 设计阶段

限额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核心技术手段,其核心依据源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形成的投资估算指标,通过建立投资控制基准为施工图设计提供量化约束。该设计模式可以确保建设项目在批复投资额度内实现功能配置最优化与效益产出最大化,具体实施路径包含两大技术要点,一是以纵向递进式投资分解实现全过程造价约束;二是运用经济杠杆激发设计人员创新动力。从实施维度看,设计团队需构建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双维协同优化体系,持续迭代设计方案,建立动态投资预警机制,确保各专业设计成果既符合规范标准又满足投资控制要求,最终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控体系。同时,企业应评估多个设计方案,选择那些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为优越的方案,以此来获得最佳的性价比。

3.3 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或施工方案调整等原因可能导致费用超出预算。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分析,重点关注超支环节,一旦发现费用超出预期,立即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调整措施,如优化施工工艺、调整材料采购计划或重新分配资源,以将资金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是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造价管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科学控制施工偏差,避免增加施工成本。在实际施工中,项目可能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或自然灾害等,这时造价管理人员应及时联系相关设计师,根据新的设计方案重新进行造价计算与审核,确保变更后的造价合理且可控。

3.4 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是确保项目整体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精准关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细的预算编制和全面的成本控制,项目能够实现预算内完成并按时按质交付。除了直观地反映每一项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建筑规模、施工工期等因素。项目管理者在进行竣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时,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求,并加强对施工材料、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等成本信息的监管。此外,在动态追踪和管控项目支出、收益等成本信息方面也至关重要。充分了解生产资料、文件及相关信息,并根据具体的成本控制准则科学编制报告,详细记录建筑全过程中有关经验和教训。

结语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手段。未来,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强化造价管理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工具,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向精细化、动态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德贤 . 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析 [J]. 居舍 ,2024(09):162-165.

[2] 赵海迪 , 唐文静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26):79-81.

[3] 李琰 , 郭凌云 . 浅析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J]. 山西建筑 ,2018,44(34):212-213.

[4] 苏琴春 .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3(12):139-141.

[5] 刘敏 .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J]. 工程与建设 ,2022,36(4):1184-118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