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杜瑞表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10000

一、引言

食品仓储作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其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适宜的仓储环境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减缓食品变质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然而,食品在仓储过程中易受温度、湿度、气体成分、虫害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存在效率低、误差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的需求。智能传感技术凭借其高精度、自动化、实时性强等优势,能够对食品仓储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为食品仓储环境调控和安全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持。因此,研究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智能传感技术概述

2.1 智能传感技术定义

智能传感技术是将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相结合,使传感器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自我诊断等功能的先进技术。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不仅能够感知物理量的变化,还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适应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化监测。

2.2 常见智能传感技术类型

2.2.1 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热电偶式等类型。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感湿材料电阻值变化获取湿度,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电容式传感器基于介电常数变化测量湿度。

2.2.2 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电化学气体传感器通过电化学反应转换气体浓度为电信号;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利用电阻变化检测气体。

2.2.3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测量仓储环境压力变化,用于监测结构安全和货物堆垛压力。常见的类型有应变片式、压阻式、电容式,应变片式通过电阻变化反映压力,压阻式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2.2.4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用于食品仓储中的虫害监测和货物状态监控。常见的图像传感器有 CCD 和 CMOS 传感器。

三、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3.1 温湿度监测

食品仓储中,温度和湿度对食品质量至关重要。不同食品有特定温湿度要求,如粮食储存温度 15-20℃,湿度 65%-75% ;生鲜食品储存温度0-4℃。智能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变化,超出阈值时发出报警并传输数据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根据数据调整设备运行,确保环境稳定,防止食品变质。

3.2 气体成分检测

食品储存中生化反应导致气体成分变化。例如,水果释放乙烯气体,粮食霉变产生有害气体。智能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浓度。监测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判断食品状态;检测乙烯浓度延缓水果成熟。有害气体超标时,传感器报警,提示管理人员通风或处理。

3.3 仓储结构安全监测

大型食品仓库使用多层货架,货物存取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智能压力传感器监测货架压力变化。压力超载时,传感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调整货物或检修货架,避免坍塌事故,保障人员和货物安全。

3.4 虫害监测

虫害是影响食品仓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人工巡检难以发现早期虫害迹象。智能图像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仓储环境中虫害的自动监测。通过摄像头采集仓储区域图像,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分析图像中是否存在害虫、虫迹等信息。一旦检测到虫害,系统自动报警并记录虫害发生位置和程度,便于仓储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虫害对食品的损害。

四、智能传感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4.1 数据融合困难

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涉及多种类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具有多源性、异构性特点。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格式、频率、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仓储环境安全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4.2 传感器稳定性不足

食品仓储环境复杂多变,存在高温、高湿、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对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部分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容易出现性能下降、测量误差增大等问题,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网络通信问题

智能传感技术需要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但食品仓储场所面积较大,网络信号覆盖可能存在盲区,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或延迟。此外,大量传感器数据的实时传输对网络带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网络拥堵可能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和监测系统的实时性。

五、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优化策略

5.1 加强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研发适用于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类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分析。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共享,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5.2 提升传感器性能

加大对传感器研发的投入,开发适应食品仓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传感器。采用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及时更换性能下降的传感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3 优化网络通信系统

在食品仓储场所合理部署无线通信基站,扩大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消除信号盲区。采用 5G,LoRa 等先进通信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降低网络延迟。优化数据传输协议,减少数据冗余,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保障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的高效运行。

六、结论​

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温湿度监测、气体成分检测、仓储结构安全监测和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食品仓储环境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尽管当前应用还存在数据融合困难、传感器稳定性不足、网络通信问题等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研究、提升传感器性能和优化网络通信系统等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仓储环境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达 . 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食品 ,2025,(04):10-12.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5.4.004.

[2] 董永贞 , 陈翊平 . 基于人工智能的微球显微成像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多重检测中的应用 [C]//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 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4:87-88.DOI:10.26914/c.cnkihy.2024.041832.

[3] 叶莉敏 , 孟文 , 金鹏 . 智能传感技术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与 质 量 改 进 [J]. 食 品 安 全 导 刊 ,2023,(35):27-29.DOI:10.16043/j.cnki.cfs.2023.3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