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作者

刘加帅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一刀切”作业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无法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作业设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1 依据学情精准分层,定制梯度作业内容

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依据学情精准分层是基础和关键。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风格,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些差异,才能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作业。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大致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基础层学生通常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计算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基础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能够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但在综合运用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拓展层学生则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对数学知识有深入探究的欲望,需要更具挑战性的作业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梯度作业内容至关重要。对于基础层学生,作业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方程求解题目,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层学生,作业应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设计一些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可以布置一些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几何问题。对于拓展层学生,作业应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在学习几何证明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构造一些几何图形,并尝试证明其中的一些结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2 紧扣目标多元设计,丰富作业形式类型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分层作业设计应紧扣这些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方式,丰富作业形式类型。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操作作业。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表。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探究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验证等方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这一规律。小组合作作业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项目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攻克难题,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趣味性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数学谜语等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开放性作业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些独特的图形变换方案,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动态评估灵活调整,保障作业实施效果

分层作业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灵活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各个层次中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评估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评估、作业完成情况评估、考试成绩评估等。通过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为调整作业设计提供依据。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考虑将其从较低层次调整到较高层次,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例如,如果一个基础层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计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可以将其调整到提高层,让他接触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进一步拓展他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分析原因并调整作业难度。如果是因为作业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增加一些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教学目标的调整,灵活调整作业设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重点和难点会有所不同,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例如,在复习阶段,作业应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复习和综合运用,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复习题和模拟试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分层作业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依据学情精准分层,定制梯度作业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紧扣目标多元设计,丰富作业形式类型,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动态评估灵活调整,保障作业实施效果,能够使作业始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马玲 , 虞赟 . 基于 T-SEDA 编码系统的师生课堂对话研究——以一节初中数学习题课为例 [J]. 上海教师 , 2025, (01): 184-192.

[2] 李晓华.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策略[J]. 华夏教师,2025, (06): 106-108.

[3] 吕上. 分层递进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华夏教师,2025, (05):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