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探讨
王立志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130300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特质,通过欣赏和亲身感受音乐,学生能够找到一种自然而直接的方式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深处的情感。如聆听一首欢快激昂的乐曲时,学生可能会产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情绪 : 而在沉浸于一首舒缓轻柔的音乐中时,又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慰藉。同时,音乐审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心灵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所构建的广阔空间中,构思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画面和故事,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以更加新颖、独特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在《可爱的中国》一课中,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体会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祖国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美好的未来将会有更加光明、灿烂的前途。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丰富学生的想象体验来感受祖国美好的未来。
例如,在《可爱的中国》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通过播放视频片段来创设音乐情境:画面中一片红色的土地上升起了一轮红色太阳,这个场景让人感觉到很温暖、很温馨。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去感受太阳、阳光带来的温暖和幸福。教师可以说:“祖国美丽的景色有很多很多,但是这些美景都离不开阳光与温暖。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太阳和阳光一样温暖、一样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中国人。”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美好未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孩子们在课堂上已经听过老师介绍了祖国美好的景色和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未来美好生活,那么你们觉得祖国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孩子们对祖国美好未来是充满期待和向往之情的。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接班人和建设者们也应当有美好未来,所以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融入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快乐,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开展趣味活动、创新教学方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融入音乐学习之中,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快乐[1]。
例如:在教学《风之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风之歌》导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欣赏到优美动听的《风之歌》。然后教师通过提问:“风是什么?你是什么感觉?”等方式让学生猜测歌曲中所描述的是什么;“风是轻柔的、温暖的、飘逸的”等语言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风之歌》。教师引导学生从《风之歌》中感受到了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好气息。在欣赏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对自然以及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有部分学生表示,在自己生活中也有吹出大风、大风天等现象。然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进一步让他们体会到歌曲所表达出的情感。最后教师将《风之歌》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乐器吹奏歌曲来表达对风之歌的感受。
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感悟,让他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2]。
三、设置互动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小鸟飞呀飞》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教师唱出一句“小鸟飞呀飞”,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唱出这句话。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歌曲“小鸟飞呀飞”,并告诉学生:“小鸟飞呀飞,他们飞过了高山和海洋。”这样设置的游戏可以
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
[3](
又如,在教学《北京欢迎你》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游戏来让学生感受到北京欢迎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歌词内容。比如,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故事情节是怎样的?然后请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表演之后再问他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想的吗?”“她为什么这样想呢?”“你们觉得她想表达什么呢?”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再如,在教学《动物运动会》时,教师可以设置互动游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动物并进行表演。然后教师提问:“动物们准备好了吗?然后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表演。教师再问:“你觉得哪个动物的表演最精彩?”
四、实施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表现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使其在实践中表现美。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乐器演奏乐曲,让学生边听边感受乐曲的旋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演奏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双手弹奏乐器来表现二泉的动态美。学生通过感受、聆听和演奏,对二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能更好地表现音乐美。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能为他们的心灵注入精神力量,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沁 .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 [J]. 琴童 ,2025,(05):133-135.
[2] 陈守娟 .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23):104-106.
[3] 孙青 .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12):117-119.
作者简介:姓名 王立志,性别 男,出生年 1978,民族 汉,籍贯吉林德惠,职务 小学教师,职称 一级教师,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 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