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休背景下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潘新征

安徽省桐城市天城中学 231480

1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部分地区或学校尝试推行双休制度,为高中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教学生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双休制度给予学生更充裕的自由时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发展兴趣爱好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观察中发现,许多高中生在自主时间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时间规划缺乏科学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学习安排缺乏系统性,导致时间浪费和学习效率低下。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双休背景下,优化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策略至关重要。这适应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科学的时间管理指导和班级管理改革,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缓解学习压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 双休” 背景下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的问题与成因

2.1 存在的问题

在双休背景下,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时间安排方面,学生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学习、休息与娱乐时间严重失衡。部分学生沉迷于娱乐活动,将大量时间耗费其中,完全忽视了学习任务;而另一些学生则过度投入学习,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缺乏必要的休息与放松,这种不合理的安排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自主学习能力上,部分学生欠缺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拖延情绪便油然而生,过度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指导,难以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班级管理中,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学生自控力弱,自主时间常被浪费。双休减轻了学习负担,但高考压力影响时间管理,导致效率降低。家校沟通不足,部分家长对双休制度理解有限,过度干预学生自主时间,影响合理利用时间。

2.2 问题成因

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使学生和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安排,自主规划能力严重不足。学校和班级普遍缺乏针对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的系统培训,学生难以获取科学的管理工具与方法指导,导致在自主时间管理上力不从心。班级管理体系的缺陷也是重要因素,缺少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使得时间管理难以常态化和规范化。高考压力带来的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倾向于采取短期应付策略,难以进行长远规划。在面对自主时间时,学生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学习任务,而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长期发展。此外,部分家长观念滞后,仍偏重课外辅导,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支持和信任,认为只有通过参加大量课外辅导班,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剧了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的问题。

3 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的系统化重构

在双休背景下对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进行优化,系统化重构是关键路径,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一方面,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三维支持架构,从制度、工具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在制度设计上,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时间管理制度,像时间积分制和班级时间公约。时间积分制根据学生在双休时间内的学习表现、时间利用效率等给予积分奖励,班级时间公约则明确规定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的分配,以及违反公约的处罚措施,同时合理规划任务时间块,确保学习任务有序进行。在工具应用方面,使用时间管理看板和专注力训练APP 来提高效率。看板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时间分配和学习任务,而APP 则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降低时间浪费。在文化营造上,建立时间管理小组,定期举办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同时,评选时间管理达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积极的时间管理文化。

教师角色需从“ 管理者” 转变为“ 赋能者” ,提供时间管理支持。通过“ 时间管理问诊周” 活动,了解学生时间利用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设计“ 时间日志表” 记录使用情况,教师基于数据提供反馈和指导。开发“ 时间管理微课程” ,系统传授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生限时任务训练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家校协同构建“ 支持 - 引导” 教育生态,通过“ 家长工作坊” 和“ 家庭时间管理沙龙” 培养家长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利用社区资源开设“ 周末自主学习空间” ,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学习环境,实现高效自主时间管理。

4 反思与展望

在双休背景下,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需避免形式化,寻求效率与休息的平衡。要防止过度依赖工具,设置弹性空间以减轻压力,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应打破统一管理模式,提供个性化的时间管理方案,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将时间管理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优化高中班级自主时间管理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性、规划力和责任感。构建支持系统,包括制度、工具和文化,促进时间管理从机械安排向价值创造转变,帮助学生在管理时间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夏."双减"背景下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开发初探:困境,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14):20-24.2、秦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时间管理研究[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4(2):20-21.3、李晓莲."双减"背景下寄宿制M 校初中生课余时间管理问题调查[D].河北大学,2023.4、崔晓庆."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走在时间前面"一课为例[J].辽宁教育, 2022(4):57-59.5、陈睿."双减"背景下初中生时间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互动软件,2023(5):11-12.6、王树涛,鲍俊威."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审视与治理[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22(2):217-233.7、张翠霞."双减"政策对公办初级中学教师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