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与学生体质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邓秀强 王正 吴树成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正文】近年来,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部分家长对于学生的溺爱,小学生群体出现肥胖的概率明显提升,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小学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运动技巧和提升学生健康生活意识的主要课程之一,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问题。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面对不同学生采取了“ 一刀切” 的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责任意识,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为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一、弹性分组教学组织形式
在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定期为学生开展体测活动,从而了解学生的最新体质情况,这样能够为教师的动态分组机制提供一些参考,确保分层教学活动与学生体质差异的适配性。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哪些运动活动感兴趣,从而将学生的兴趣也纳入到分层策略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例如,在整个学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的为学生安排体测活动,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进行全面了解,从而评估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时候可行,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水平相同、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从而让他们同台开展体育竞技。这样教师不仅能够确保分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断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内容与器材适配
小学体育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同,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体育器材,从而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体育训练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利用课堂时间,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体育健康成长档案,关注学生在分层学习模式下的成长和进步,动态的为学生调整体育课堂训练措施。
例如,对于一些体力较弱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体育课堂,增强身体素质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羽毛球、乒乓球等器材,初步提升学生的体能;对于一些身体强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篮球、足球等强度较高的运动活动,让学生的精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对于一些过于肥胖的学生,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氧运动,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慢跑等等,让学生的体重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对于学生来说,差异化体育活动和体育器材的应用,能够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风险,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得到保护。
三、个性化运动活动干预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时,也要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对于不同组别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他们的关注,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运动方法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对分层教学策略进行调整,确保体育课堂活动能够更加匹配学生的体质层次。
例如,分层教学活动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开展,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运动素养相对较差,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运动保护措施不到位、运动技巧不熟练等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干预,通过为学生示范一些规范的动作,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在学生完成体育锻炼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分层学习感受和意见,将这些内容纳入到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化中,能够推动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高质量发展,让学生的体质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与学生体质差异的适配性研究,本质上是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理念在体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学生体质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体育教学必须突破“ 一刀切” 的传统模式,通过分层策略构建更具包容性和针对性的课堂生态。当分层教学活动能够精准呼应学生体质发展的实际需求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度与体质健康水平,更能帮助体质薄弱学生建立自信、激发潜能。
本文为“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与学生体质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论文批号:D/2021/02/402
【参考文献】
[1]康艳姣. 新课标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篮球教学为例 [J]. 体育视野, 2024, (24): 77-79.
[2]兰博. 利用分层教学助力小学体育精准教学——以“ 跳绳” 一课为例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3, (06):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