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教学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胡汪燕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始建镇小学校

一、重视游戏过程,强化知识技能

小学的音乐游戏中,教师不应该只重视游戏的结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重视游戏的体验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旋律、感悟音乐的律动,在唱跳以及自由创作的的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融合舞蹈、体育以及诗歌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实践,进而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艺术的修养。

例如:在进行《新年好》一课的教学时,教学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跳舞,同时观察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反复听几次,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旋律、三拍子的韵律感,了解歌词的内容,并学习歌曲,同时提醒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进行表演。学生掌握好这首歌曲的韵律感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韵律进行歌词的改编或将古诗、诗歌以音乐的形式进行表演。可以将王维的古诗《一去二三里》、《望庐山瀑布》借助歌曲进行表演,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表演完后,让学生理解本节的教学重点“ 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同时对学生进行询问:“ 有没有学生可以表演英文的‘ 新年好’ ” ,教师为学生弹奏歌曲,让两个学生即兴表演舞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使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使学生亲自感受并体验,帮助学生在大胆的展现自我、感悟自我的过程中,实现音乐知识的深入吸收。

二、借助微课学习,掌握深度精华

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使得更多的小学生充分认识到和理解到到底什么才是深度学习。所谓的深度学习便是指代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全身心投入而达成的一种相对较高等级的学习状态,能充分把握到本学科的特质、意义,掌握到该学科的内在精华,同时整理出一整套的学习思维体系,善于深入浅出,甚至在该学科中真正做到畅游嬉戏、无所不往。音乐深度学习便是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较高等级的学习状态,能把握到音乐的理论、特色、曲目风格、艺术魅力,呈现出自主性、自发性的学习,并且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全面优化自我的审美品格和创造力,养成良好的声乐和器乐表现能力,同时在音乐世界中涵养内在的人格,造就更好的自我。教师可以适当开启一门《何谓音乐深度学习》的微课,每一堂系列课程大体上是 5 分钟,学生在通过十几节微课教学后,能对于如何提高自我的音乐深度学习能力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精心设置微课,让微课本身是富有趣味的,富有深度的,流畅易懂的,同时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善于打破自我的浮躁感和畏难感。

三、补充背景文化,丰富文化修养

我国的文化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今被选择并展现在音乐教材中的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因此,教师要想更好的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和小学音乐课堂相融合,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就要为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使学生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歌曲背后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内涵。这样,补充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还可以使学生在熟知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吹起羌笛跳锅庄》一课的教学时,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歌舞文化,使学生能够树立各个民族之间互帮互助,共同繁荣的理念。如果学生对于这些民族背后的文化并不了解,就很难掌握歌曲背后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背景文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解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知道锅庄是一种藏族的民间舞蹈,是西藏、四川等地的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舞蹈形式。这样,学生在对歌曲背后的背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在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同时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文化素养。

总之,音乐学习是有趣的,创新音乐教学法能够在保持课堂趣味的同时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正视创新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尝试在课堂上借助多元化的形式引领学生参与到音乐艺术的欣赏和实践中。久而久之,学生将参与达成知识的掌握、艺术能力的提升和艺术素养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闫江. 小学音乐课堂深度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J]. 宁夏教育, 2022 (4).

[2] 黄艳. “ 双减” 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初探 [J]. 教育界, 202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