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对中学生情绪管理

作者

何利容

鹤山市第一中学附属中学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一个不够稳定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称之为"暴风雨"时期。在此期间,个体的情感体验起伏不定,波动剧烈,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发展阶段。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内心充满冲突和不协调,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而对于情绪波动的有效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关系到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情绪波动的有效管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有效管理情绪波动特别需要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此时有意识地克服和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对情绪波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他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首先,要了解学生情绪失控的原因。

学生情绪失控的情况不尽相同,原因当然也不一样。举例说明:某高中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喝下杀虫剂;一名女学生因与妈妈发生纠纷,被骂了几句后选择了跳楼轻生类似事件在近几年的报道中屡屡出现。有的花季少年因为个别"小事",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抗争",以最悲壮的方式向自己的青春告别。

不管是家庭的,还是学生自身的,无论属于哪一类,都要从根本上把原因找清楚。只有找到孩子情绪真正失控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此时就要进行倾听和理解。

通过倾听了解学生情绪失控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与他们真诚对话让学生学会发掘情绪失控的压力来源:看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的关系是否融洽;其次,检查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否经常过高;再次,检查自己是不是吃醋的人,回忆不愉快的事。嫉妒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无谓地用尽,要从敌视、对抗、报复、为自己、为重新振作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扰,并表达出关心和理解的态度,使他们感受到你对孩子的支持和接纳;同时,应尽量避免批判或指责,使他们的情绪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来表达。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敌对情绪。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跟学生有效沟通。班主任工作繁琐细致,工作中不能避免遇到故意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厌学而导致作业没做完或旷课,或者有的学生故意作业做不完等等,这时如果班主任只是采取过激的办法一味压制学生,只会事与愿违;承认学生的情绪,消除他们情绪上的叛逆心理,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适时引导他们整理情绪,这是做好耐心沟通工作的应有之义。教师了解学生,学生了解教师,这是解题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前提。

第三,教会学生从良好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角度。

有一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伞铺老板,小女儿则当上了一名从事洗衣作坊工作的女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洗衣工房里的衣服一遇到下雨天就衣服一直都是潮湿;每到艳阳高照的日子,她就深怕雨伞店的伞卖不掉,天天为女儿操心,日子过得十分凄凉。事后,一个机灵的男人这样对她表白。"老太婆,您真是福大命大!"一到下雨天,家中生意尤其红火的是你的大女儿;艳阳高照,您家小女儿家生意兴隆,每天都能收到好消息。”

在上述案例中,同样的一件事,因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对待生活,学会看问题,学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哪怕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学会从里面找到积极的东西,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轻言放弃。面对各种挑战,只有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去面对。

第四,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形成合理认知。

认识自己最难,对于每一个中学生来说,自己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在感情上,每个人都有"天使"和"恶魔"的两面性(正感情和负感情)。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来了解他人,学会人际交往,在对待他人的情感上,让学生"察言观色",知其所感,知其所需,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物,

第五,让学生创造条件,让他的坏情绪在压力大、情绪差的时候有一个宣泄的机会,学习适当地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宣泄自己的坏情绪。

一般来说,宣泄方式主要有这么几种:

① 哭。

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亲人猝然离世,一些人却再也无法流出眼泪。于是人们劝他"哭吧,大哭心里会痛快的哦,千万别憋在心里不争气。"啼哭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啼哭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食不果腹、寝食难安的情况,从而使人的心跳、呼吸变得不规律。但哭泣也是一种宣泄痛苦的手段,具有保护人心理健康的功能,美国心里学家研究表明:"哭泣对人体有益的一面在于,它是一种宣泄哀思的手段,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手段,它对人的心理健康很难过时,不哭对身体有害,该哭时就哭,不要强压自己"美国心里学家研究表明:"哭泣所以大声哭泣是情绪宣泄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高度紧张导致的突然打击,痛苦到了极点,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防止越陷越深,痛苦到无法自拔。

② 大声呼喊。当心中积压着不满情绪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吼上几嗓子,或者唱上几句,吼上几句,把"气"发泄到心里去。

③ 诉讼请求。不开心的时候,不要自己闷闷不乐,要学会倾诉。倾吐有处,离愁云淡;心怀不满时,有诉必诉,怒气顿消。适度地释放这种情绪,会起到"降温"、"减压"的作用。向亲人、老师、同学、朋友倾诉,为得到他们的同情、开导和安慰,向他们倾诉积郁在心中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的释放,当然是有节制的,适当进行引导。

④ 培养兴趣爱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喜欢的音乐、绘画或阅读等,可以转移注意力和提升情绪。

⑤ 动起来。让自己静坐10-15 分钟,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每呼一吸都要记得数一遍,使整个身体放松下来,减轻压迫感。

可以选择玩球、散步、参加一些体力劳动等强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使自己从心理负荷转化为体能释放,气也随之顺畅起来。

不需要判定哪种减压方式最合适,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第六,睡眠和饮食的重要性。

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对中学生的情绪波动也很重要。作息时间合理,保证睡眠充足,能够调节情绪,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均衡的膳食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第七,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调节情绪波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对于孩子的情绪变化,父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扶持和鼓励。学校可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情绪管理机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

总结起来,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在班主任工作中,若不能有效管理,可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只要能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细心和耐心,多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就能把学生从不良情绪的困境中引导出来,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从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愉快、轻松、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清华,杨军.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9).

[2]卓秀芳.初中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02).

[3]付美容.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探析[J].教师博览,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