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吴虎
身份证号码:612322199012232513
摘要:煤炭作为国家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亟待解决。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矿山成为煤矿的发展趋势。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创新成为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探讨智能矿山背景下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创新方法,为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逐渐受到了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其是保证煤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煤炭企业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必须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促进煤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必要性
1.1帮助煤矿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我国煤矿开采时间较长,很多煤矿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在人工挖掘时代,采煤方式简单粗糙,致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在长时间开采下,特殊煤层逐渐增多,需要借助先进的机电设备才能完成开采,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因此被广泛应用,提高了煤矿开采效率和水平。因此,若想实现机电设备高效、平稳和安全运行,必须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
1.2安全性高
目前,实施信息化管理后,能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自动发出警报,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通过井下布置的多种传感器,对设备故障和人员行为进行全面监测,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的可靠性,还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性,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十分必要。此外,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多级权限,对机电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管理过程中随意改变设备运行参数,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策略
2.1对机电设备分类管控
在煤矿生产中,涉及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必须进行分类。在对设备进行分类时,可先按其本质特征分为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又可按装备重量大小,分为主要用途装备与一般用途装备。对安全设备来说,其维修周期和维修频次都很高。在进行分类时,要建立一个表格,记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状况,并将上一次检修的原因、内容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检修时参考。另外,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关注,若平时使用频率比较高,则需要加大维修次数。对于在恶劣条件下长期工作的设备,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例如,设备所处环境灰尘比较多,在日常的检验过程中,就要注重机电设备重要部件磨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2.2数字化设备维护与预测性维修
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修。利用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通过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设备状态的智能诊断和远程监控。这种方法将有助于降低设备故障率,缩短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防止故障发生。故障预警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前提醒维护人员进行检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预测性维修则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维护计划,提高维修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3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机制
为保证煤矿机电设备能平稳、高效运行,在维护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各项制度建设。①闭环管理矿井机电设备,以制度为依据,确保在安全隐患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不断优化井下生产条件,让井下作业安全系数持续提高。在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同时加强落实,以便井下人员能自觉遵守管理机制,从根源降低安全事故概率。明确机电设备检查以及维护周期,依照机电设备运行现状,制订规范且合理的检修周期,以便井下工作顺利展开。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将设备安全与绩效考核衔接,确保人员能够树立机电设备检修和维护的责任心,将设备运行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清除。②强化考评责任制的落实。在机电设备管理期间,管理人员是工作主体,与设备使用状态、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加强对考评责任制的落实,将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在生产期间可以高效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及时维修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避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加强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建立,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展开规范化、标准化指导。借助量化考核机制,对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开展客观、有效评价,以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从被动式过渡到主动式。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管理审批工作,将机电设备的运转、保养和检修等基础工作做到位,避免设备出现损伤问题,提升设备综合效率。③依照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制订预防性机电设备故障应对方案,实现制度先行,借助制度对人员实施约束和规范。加强监督体系的构建,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控。成立监督考核小组,动态化、精细化监督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情况。当前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频繁,部分机电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所以应该及时更换机电设备,建立机电设备退役报废制度,避免出现大量机电设备堆积问题,提升机电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2.4加强职工教育培训
1)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煤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将安全教育与培训置于关键地位,完善人才培训考核和晋升体系,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制定可行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积极应用现代化手段保障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提升职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2)因人施教。一是在业务技能培训上,要按层级、专业、岗位等不同对象划定培训内容,使不同层级人员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用什么标准管,知道牵头任务是什么、协同任务是什么、配合任务是什么、工作标准是什么———通过培训,逐步实现目标量化管理,形成安全可靠、生产有序、技能提升、业务协同的良好局面,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二是在完成国家法定培训内容的同时,要把煤矿智能化纳入煤矿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在职人员智能化、信息化培训及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3)拓宽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上,可将短期集中培训与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结合,职工可通过现代化办公软件实现线上自动化培训,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平衡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里,煤矿占非常大的一部分,因此,在煤矿只有不断对机电设备进行优化,才能使其运作取得良好结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赋予了煤矿新的任务,要求在提高煤炭产量的前提下,从煤矿内部管理方式入手,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针对问题,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参考文献
[1]于迎春.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技术改造[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3.
[2]孙健.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及预防[J].精品,2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