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作者

徐晓红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三中学 131200

高中化学作为学生开启物质世界奥秘大门的钥匙,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理解自然界规律的重要工具。当前化学教学仍旧存在重知识的弊端,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化学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不如预期。为此,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任务。

一、新课程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课程理念、教学建议等方面,均指出要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锚定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化学教学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连接与外延,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让学生切实明白化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结,知晓化学知识为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课程本质。

(二)高效培养核心素养

新课程强调要立足学生适应现代生活与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整体视角,构

建培养及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生活化教学为落实课程育人目标拓宽了路径。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创建真实且具有价值的丰富情境、多样活动。指导学生激活知识储备、整合生活阅历,借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有效培养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运用生活化教学应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重构,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化学学习的距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探究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为起点,明晰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创建生活化情境以帮助学生直观具象的感受知识,进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高一人教版必修一《金属材料》为例,高一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常见金属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在学生认知中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提出金属性质在生活中的鲜为人知的用途为切入点,整合数字化素材为学生构建合适的生活化情境:铁制品浸泡过水之后的一周内开始生锈、厨房做菜做饭的工具,以此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和阅历。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展示现代飞机使用钛合金是为了避免高温变形、电子电器中使用锌是确保不会被腐蚀等,从而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还可以现场展示关于铁、不锈钢厨具等金属物质的化学实验变化,进一步激活学生习得知识经验。促进学生整合习得旧知深刻感受金属材料的各种化学性质,也深层次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最后,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课堂,开展深度的学习探究活动。

(二)创建生活化实验,锻炼实践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会加大学生与化学学习的距离感,实验

教学的作用由此凸显。创建生活化实验教学能吸引学生切身经历、感知并理解化学知识的奥秘和化学规律的本质。而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既能直观了解化学反应,也能反应自身思考与创新的学习过程。切实提高学习成效的同时,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学习品质的提升。

以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为例,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围绕“ 胶体” 这一知识点为学生拓展“ 制作豆腐” 的生活化实验;首先为学生播放豆腐加工厂的宣传视频,从而形成对豆腐制作工艺的基础感知。然后为学生普及南豆腐、北豆腐、内酯豆腐的凝固剂分别为石膏、卤水、葡萄萄酸内脂,使学生直观了解卤水点豆腐的制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为将其学生对“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子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带领学生共同进行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压制—切块—保存的实验操作,既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课程本质。丰富学生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显著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强化生活化教学,悉心挖掘蕴含于学生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教材相关联的生活实例,从而加强化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以此构建化学生活化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 甘肃教育,2025,(03):120-123.

[2]武靖华.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创新[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19):174-175.

[3]谢杰.“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思路[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11):126-127.